今天中午,還沉浸在女排戰勝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隊的喜訊中,一個中國人刷爆了虎撲體育的服務器——易建聯重回NBA。
虎撲體育置頂了這條消息,網友評論說,這是今年夏天最值得置頂的一條消息,易建聯也是第一個刷爆虎撲體育服務器的中國人。這條新聞喚醒了我小時候的籃球夢,也讓里約奧運會五戰全敗,被世界級籃球當頭一棒教做人的中國男籃球迷重新燃起了希望。
易建聯1987年生人,2005年,18歲的易建聯當選CBA歷史上最年輕的最有價值球員,2007年,易建聯參加NBA選秀,并以首輪第六順位被雄鹿隊選中。
那時候,中國球迷的眼中滿是自豪。
我們中國不僅有姚明這個狀元,易建聯又加入了NBA!誰說我們不行?!
那時候,人們談到易建聯,話語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一種如數家珍的情愫,他是中國男籃的新生力量,后備力量。換句話說,我們希望姚明、王治郅青春不再的時候,易建聯能扛起中國男籃的大旗,能繼續中國人的NBA夢。
剛進入NBA的易建聯也是很爭氣的。
2007年10月31日,易建聯第一次亮相NBA,11月9日,易建聯第一次與姚明碰面并奪得19分9籃板,12月22日,在雄鹿隊主場103-99戰勝山貓隊的比賽中,易建聯獲得29分10個籃板(17投14中,前12投12中)。12月26日,易建聯在NBA東部新秀排名上升至第一位。2008年1月2日,易建聯當選NBA12月東部最佳新秀。
那時候,中國男籃形式一片大好,前有王治郅姚明,后有易建聯,三大內線均有效力NBA的經歷。96年中國男籃黃金一代的威風好像要重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拿出了最強陣容,內有姚明大郅易建聯,外有劉煒朱芳雨王仕鵬,不僅殺入了8強,而且打出了中國男籃對陣美國男籃的最小分差——31分。
當然,只是好像。
自那以后,中國男籃一落千丈。易建聯受傷,不只是因為個人狀態問題,還是黃皮膚的他不再受教練的信任,遠走新澤西的他,雖然也和籃網隊友打出過高光表現,但難掩頹勢。
易建聯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期望,希望落空的球迷,由愛生恨。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球迷開始黑易建聯,對,我也曾經黑過易建聯,不止一次。
“梅西的場均進球數已經超過易建聯啦!”
在這樣的玩笑話中,易建聯選擇了回國,繼續在CBA的廣東宏遠隊效力。
后來,姚明退役,劉煒、朱芳雨、王仕鵬等外線球員也相繼老去。新生代還太過稚嫩,雖然有王哲林、周琦、郭艾倫、趙繼偉,但我們都知道,中國男籃再也回不去了。
2016年里約奧運會,網友開玩笑說對陣美國隊輸50分以內應該算贏,結果輸了52分。
曾經黑過易建聯的我,在這里要向他道歉。阿聯值得每一個中國球迷尊重,看看他在里約的數據,場均上場32.8分鐘,貢獻20.4分,6.6籃板,1.0助攻,1.0蓋帽,43.9%的投籃命中率,74.2%的罰球命中率。
帶著一只由新生力量組成的中國男籃,易建聯盡力了,他把中國男籃扛在肩上,但無奈真的難以前行。
現在,重回NBA是對這位老將的最好回報。在馬上要步入30歲的年紀,重新披上NBA的球衣,是對他十多年來堅持不懈最好的嘉獎。
祝愿他在NBA享受籃球,享受球迷對他的祝福,享受他應得的一切。
就像這篇文章的標題一樣,在這樣一個熱淚盈眶的時候,我還是要說一聲“但是”。
沒錯,易建聯確實重回NBA了,周琦和王哲林也被NBA選中了,不管下賽季這兩個新人能不能登場,也算有3個中國人同時效力NBA了。但中國男籃還是存在很大問題,里約五戰全敗仍是我們要面對的事實。
往深了說,五戰全敗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雖然哪場68-72輸給委內瑞拉的比賽只輸了4分,用楊毅老師的話來說,就差一計三分一個罰球。
我以為,從決定論的角度來說,再重賽一場,這一記三分一個罰球還是打不進。這四分背后是觀念、體制、教育等多方面的問題。哪怕說當時有人表現神勇,連中兩計三分贏了委內瑞拉,那也是超水平發揮,早晚要均值回歸的。
在CBA聯賽的虛假繁榮后面,隱藏著的是中國基層籃球選拔制度不完善,是籃球氛圍欠缺,是基礎設施不健全。也包括教育方面長期以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
記得我看過體育頻道對北京一所小學足球隊長的采訪。記者問他以后有沒有走職業道路的打算,想不想踢職業足球。他的回答非常世俗,說職業足球是需要很大天賦的,是很辛苦的,只想作為愛好之類的。然而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滿眼的向往。
我難以想象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能說出那么“成熟”的話,但如果當年姚明易建聯王治郅也這樣“成熟”,那中國男籃可能就不會再里約五戰全敗了,因為那樣的中國男籃根本就進不了奧運會。
還有輿論對籃球運動員努力的認同。在輸給委內瑞拉之后,男籃運動員翟小川的微博下面收到了這樣的評論:
一氣之下,翟小川罵了回去:
如果累死累活給國家拼命的運動員只要失敗就得到這樣的回復,誰還愿意幫你圓這個籃球夢呢?
翟小川和易建聯
中國男籃的崛起,不是周琦、王哲林選秀能實現的,不是易建聯重回NBA能實現的。關鍵看是不是每個人都希望男籃好起來,是不是每個熱愛籃球的人都能克制住情緒、私欲,為籃球做兩件好事。
祝賀阿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