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深愛二次元?因為這里有堀與宮村,有藤縞寶和保坂清嶺

文/她心理

前幾天,聽到吳曉波在節目中提到二次元,雖然他已經盡力去理解,這個他實在陌生的群體,但,言談間難免帶出一些些的不理解、與不贊同。

更是對這個越來越龐大的產業鏈,感到好奇,這些在他看來的孩子們,或者已經不能稱之為孩子們的八零后九零后們,為什么這么熱衷于二次元?甚至連職業規劃都與之糾纏呢?

他邀請的Cosplayer的回答就是,喜歡,其他無從解釋起,也無需解釋。

是的,就是喜歡,就像是戀愛中的女人一樣,總喜歡問男人,你為什么喜歡我?男人大都無奈,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就是喜歡而已。

就像是吳曉波問為什么做Cosplayer,甚至要做一輩子,這么不靠譜的事兒一樣,也沒有為什么,就是喜歡。

有什么不可以呢?喜歡,難道不是最重要的理由和原因嗎?我覺得八零后九零后們最讓人稱道的就是,漸漸脫離了父輩們所謂嚴肅認真的人生、靠譜職業規劃的束縛。當然,在筆者這個八零后看來,九零后要更自由奔放的多。

就像是九零后奧運網紅,傅園慧一樣。我很努力很辛苦,但,我不是為了多么崇高的理想,苦逼的責任,我就是為了快樂,為了自己喜歡,為了夢想。這,在筆者看來才是真正的享受上天賜予的,獨一無二、短暫又漫長的一生。

跑了會兒題,現在來聊聊,筆者我為什么喜歡二次元。所謂二次元,如今包含的東西越來越多,不過,在筆者看來主體還是動漫、小說。

其中最早也最主要的就是動漫的前身,漫畫了。我二次元的啟蒙比較早,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男生中流行七龍珠,我是不愛看的,因為不夠唯美。是的,即便是簡筆畫般的二次元漫畫,花癡的筆者也是要看臉的。

所以,筆者第一部啟蒙漫畫是《美少女戰士》,里面有帥帥的假面騎士,那是小伙伴的珍藏,整整一套水冰月。我整個暑假都泡在人家家里,因為小伙伴不允許帶回家看,當時覺得這貨真是小氣。后來,我珍藏的一整套精裝版《絕愛》,被同學借去就一去不回后,才贊嘆當年小伙伴的先見之明。

更郁悶的是,那套漫畫據說是被她媽媽扔掉了??咳,雖然,那部漫畫有點兒超前的耽美,但是,我們不能有一顆更寬容的心嗎?扔回給我也行啊,真是!所以,那個同學被我劃為,不能繼續愉快玩耍的類別了。

我似乎又跑題了,那天聽了吳曉波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為什么喜歡二次元?仔細想想的話,以漫畫為例,二次元似乎應該介于純小說和真人影視之間。

為什么這么說呢,你看看啊,小說,是用普通的文字塑造不普通的人物與劇情,讓我們隨之共情與之想象。就像是一千個人讀莎士比亞,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想象的都不會一摸一樣,有種私藏的快感。

而電影則是把小說、劇本,具體化、真實化、明星化,似乎也有很多吸引點和賣點。

漫畫相比而言,似乎就有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你看,就是簡單的線條,平面的人物,既不夠真實,又限制了想象。甚至,連劇情都因為文字數量的限制,而顯得跳躍。

那到底為什么它沒有因此沒落,反而越來越蒸蒸日上呢?我想這除了市場文化的推廣之外,還因為漫畫與小說一樣,擁有一支筆、一張紙,或者一部電腦,甚至一只手機,我們就可以創作、構建自己心中的世界。

一個文化產業的興起,最基礎的,就是豐富且持續增長的創作者們了。而創作者所寫、所畫,都會引起讀者的共鳴,因為,任何創作出來的藝術,都是基于人類最基本的感情與情緒表達。

而另一個原因,則就是筆者的題目所示了,也許你并不熟悉這幾個名字,他們是兩部漫畫的主人公,《堀與宮村》是言情漫,咳,其實應該算少女漫,但對于筆者的年紀來說,實在羞于啟齒,我又不是永遠18歲的劉曉慶。

而另一部《微憂青春日記》就是耽美漫了,咳,雖然屬于BL類,但超級清水,也超級感人。我看了N遍了,一心情不好就看看,它是我的治愈良藥。

這就是原因,不管是以什么形式的創作,只要它是被創作者用心創造出來的,你就會看到其中的美,其中的感情。那平面中的人物,似乎也有血有肉的與你熟悉起來,甚至,你會覺得,他們懂得你內心深處最隱秘的傷痛。

這就是共鳴,如果一個創作作品,能得到觀看者一點點的情感共鳴,就是成功的,因為那并不簡單。

君不見好萊塢之類造(糟)錢機器,也拍了很多幾十億美元的爛片嗎?所謂爛片不是不精美,不是不高科技,也不是不明星,但,它們卻少了最關鍵的內核,另觀眾共鳴的基礎情感。

觀眾是最難討好,也是最容易討好的,他會對幾十億的商業大片嗤之以鼻,但,也會只因為一頁紙的文字、一句對白、一對平面線條人的擁抱,就熱淚滿眶。

這就是創作的魅力,也是二次元的魅力,在我們眼里,他們不比頂級明星差分毫,也比小說中想象出來的人物更加真實。他們的形象,甚至比現實中的人更加豐滿,因為,創作者讓我們看得到,他們的痛苦掙扎與喜悅溫情。

就像是我們會,同宮村一樣感謝那個,被孤立、被排擠、被自我傷害的小宮村。因為他堅持下來了,堅持到遇見了堀,這個他生命中的Sunshine Girl。我們也會同寶與清嶺一起,體會如小獸般撕咬、玩鬧、互相舔傷的青春成長。

這就是深切的共鳴與感情,他們已經不再是一堆無意義的線條,他們是我們熟悉的友人,期待他們能夠幸福的我們,也期待著自己幸福的來臨。

這就是我喜歡二次元的原因,而我也會繼續喜歡下去,文字與漫畫,我想它們會一直,陪我到老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