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是現代人的特殊標簽。人們形色匆匆,總說我很孤單,內心的落寞和外表的光鮮形成了對比。我在想,一個人孤單久了會是什么樣子。
前幾天接到高中同學的電話,邊哭著邊喘著氣,我問怎么了,她告訴我她很想家。今年剛大一的我們帶著滿滿憧憬和對未來的希冀,踏入了大學。從小到大,做什么都是成群結伴的我們,在大學發現,每個人都變成形單影只,不再成群結伴。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學會了自己一個人去食堂吃飯,自己一個人在圖書館泡著,自己一個人在肯德基吃著漢堡,嚼著薯條也不覺得不自在。她告訴我,她想念以前高中的時候。我們在為同一個目標:高考,努力奮斗著,一起并肩作戰,互相鼓勵,一起熬過所有的歡笑與苦累。到了大學,每個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目標,有人要以后考研,有人為了考各種證在埋頭苦干著……我在想,一個人孤單久了會是什么樣子?是從嬌滴滴的女孩子,變成了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修得了馬桶,換得了燈泡,打得了小偷的全能“金剛”。還是能一個人在外地,拖著帶病的身體,獨自一人去醫院掛號看病。我們身邊有朋友,但我們不是身邊的孤單,而是內心的空虛。
心理上有一種癥狀叫“外向孤獨癥”他們指的是表面樂觀,實則內心孤單的人。他們身邊往往有許多朋友,但大多數他們的朋友扮演的是一個傾訴者,他們扮演的是傾聽者,他們缺乏一個可以讓他們傾訴的人。在聚會里,他們是幽默的扮演,待人群退散,他們陷入了孤單的角色里。就如陳奕迅的《孤獨患者》里唱的一樣:“我不唱聲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沒有心碎的時刻,我不曾攤開傷口任宰割,愈合就無人曉得,我內心挫折,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一個人孤單久了,學會了獨自在深夜里流著淚,舔舐自己的傷口,自己的心被撕扯開來,傷痕累累,也笑著說“我沒事”孤單是種癮,猶如毒品,你不戰勝他,他便將你吞噬,連靈魂也一并消失其中。我們都不是甘于寂寞的人,卻沉溺于其中無法自拔。
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聽歌,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喝酒,一個人難過,一個人開心,一個人自言自語,一個人自哼自唱,一個人等待月落晨起,一個人走過風風雨雨,一個人生活著,真的很寂寞,很孤單。遇到一個人,他問我,我不習慣孤單,也害怕孤單,該怎么辦?一個人孤單久了,也就習慣了孤單的滋味,孤單久了,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卻又有著莫名的寂寞。
大學里,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目標而漸行漸遠,漸行漸遠不是一件好事,但他一定會發生,或許正在追逐理想道路上的你感覺孤獨、寂寞難耐,但請你一定要好好享受這份獨有的寂寞。
一個人孤單久了會是什么樣子,獨自在黑夜里享受著世界帶給你的這份寂寞,學會了一個人生活,學會了自己一個人走過大風大浪。一個人的孤單,未曾有過的寂寞被暗夜層層包裹其中。
孤單,是一個人的獨奏,沒有臺詞,沒有華麗舞臺,沒有觀眾……
人是一種矛盾體,兩個人時懷念一個人時孤獨的好,一個人時想起另一半的溫暖。我們不喜歡孤單,卻又不得不去習慣孤單。一個人孤單久了,習慣了什么都可以自己去解決,似乎沒有誰也可以過得很好,自顧自的假裝堅強。別人以為你百毒不侵,傷害你千遍萬遍,你仍用微笑去面對他們射過來的毒箭,你萬箭穿心,卻仍面帶微笑。一個人久了,連孤單都在諷刺你。一個人孤單久了,炙熱內心也變得冷酷,熱情無比也變得云淡風清。你不能妄想,一路向北的人會陪你這個一路向南的人一路走下去。你身邊的人很多,但你想要某個陪著你的人,卻只有他。任何人陪伴 其實還是會覺得孤獨 但是孤獨或陪伴都是自己選擇的 拒絕別人的溫暖就要承受一個人的孤寂
你看那人,孤單得像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