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剛剛大學畢業時,第一個月工資僅僅500多元,雖說那時物價便宜,但我覺得錢太不經花了。要讓500多元維持生活1個月,那可得精打細算,省著花才行。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家具公司上班,公司上班地點遠離市區,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周圍也沒有什么商場及娛樂設施,交通也極不方便,正因為這些生活不便道也為我省了不少錢。
那時生活就是公司---宿舍基本線路,工資也基本都花在吃的上面,除了公司食堂就是雙休日在宿舍自己改善下伙食了,極少去逛街。
那時的我就覺得錢對我很重要且越多越好,最少可以改善我的生活居住環境、可以去買些女孩子喜歡的漂亮的衣服和首飾,還可以去酒店改善下伙食,甚至假期還可以去旅游。
經濟的改善是在多年后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工資也隨之一下子到了1000多,后公司又年年不斷漲工資,當然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對吃、穿用基本不用太計較算計了。
隨著年齡增長、事業發展、職位升遷,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我對金錢的觀念也在不斷地調整。
以前收入少、生活拮據時,我就會覺得錢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接地氣地解決我們的生活問題。到現在不再為吃穿住行發愁時,就會覺得錢并不是最重要的,健康、親情、友情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