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是一部波蘭的冷門片,名字和海報都很正常,《沃倫》。
這部電影的故事開始于1939年在東歐Volhynia地區某村子里舉行的一場歡快的婚禮。一戶波蘭家庭的大女兒嫁給了烏克蘭人。小女兒Zosia也有了自己的烏克蘭心上人,可父親為了錢和土地,把小女兒嫁給了富裕的波蘭老鰥夫。混亂時代,風水輪流轉,蘇聯紅軍要把波蘭人統統押送流放,烏克蘭男孩趕來騙軍官說有上等伏特加做賄賂救下Zosia,過后被盜酒的軍官來到烏克蘭男孩家把他一槍爆頭。接下來換了德軍占領Volhynia,富人被放了回來,這次要消滅的是猶太人。猶太人東躲西藏,難逃厄運。再接下來臭名昭著的烏克蘭起義軍(UPA)成立,烏克蘭民族主義抬頭。于是,曾經的民族融合地區由于戰爭、政治、民族主義宣傳搞起了針對另一民族的無差別大屠殺。
想象一下,昨天還跟你一起在田地里勞作收割嬉戲玩耍聊天談心的鄰居們突然集合起來聽政治宣傳,下一刻就提著同樣的農具來殺光你全家。
這是波蘭2016年電影《沃倫》中的情節。這不是一部恐怖片,但是比任何恐怖片都恐怖。
以下電影劇照可能帶來不適。
電影《沃倫》中,烏克蘭人,波蘭人,猶太人,在沃倫這個地區,曾經發生的互相屠殺極其恐懼,據說電影展示的只有真實事件的十分之一。曾經的鄰居、朋友、鄉親,甚至夫妻,昨天還一起喝酒聊天、下地干活,今天就拿起斧頭要了你的命。電影最后展示的砍頭、剝皮、挖眼、人體火把、兩馬分尸……真的慘絕人寰。關鍵的問題是,你知道電影都是假的,但你同時也知道歷史是真的。這正是這部電影恐怖所在。
這是一部難以推薦的神作,不談很作品無關的東西,只談談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從沒看過一部歷史戰爭片如此恐怖、絕望、心寒,如果有的話可能只能算《索多瑪120天了》,從歷史還原角度來看,這部冷門的波蘭電影給觀眾的沖擊比《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現代啟示錄》《盧旺達酒店》《血與蜜之地》更加直接、更加驚心,然而從導演的旁觀視角來看,影片甚至基本拋棄了人文內核,帶來一種無緩沖的痛苦的反思意味,讓我不忍二次觀看
150分鐘旳完整版,通過女性視角,濃縮了這段在世界史上非主打的荒蠻、殘暴、愚昧的煉獄般歲月,
影片開頭美好的婚禮有著人物的命運的隱喻,讓看完不打馬賽克版本的我覺得世界和平真是件最美好的事!
特別說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朋友還是不要看了,因為殘酷和血腥程度,可能真的比你預期的還要高得多。
微信公眾號:dy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