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老婆說你臉皮厚了,這時我才意識到這半年心態變化之大,少了些張狂,多了些沉穩,明白家庭和事業同步發展的重要性。曾經的我對寧波這座城市更多的是一種無奈感,在這里找不到歸屬感以至于我不斷去外地去尋找機會,現在的我開始從內心接納這座城市,每次累了都是這座城市讓我有喘息的機會,有時候只有你離開了才會理解這城市的好,所以每次回到寧波,空氣里飽含的濕氣都會帶給我一種無法言喻的親切感!
跟帝都霧霾說再見
13年離開第一家公司是因為地方社區在走下坡,因為內心的產品情節,因為完美主義的作祟。進入了北京的一家在線教育公司,正值趕上在線教育的慕課元年。同時也感受到了北京公司的工作節奏之快,原先一個星期完成的任務,這里只要一天。這樣的工作節奏,著實讓我不適應,通過幾個月的時間才慢慢適應這樣的節奏。
3年半過去了,這段時間在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希望把前面7年逝去的時間狠狠的補回來。從寧波到北京到成都到上海回寧波又輾轉到青島,在青島待了一段時間之后從新回到北京。
在北京這段時間,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節假日幾乎無休。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和遠離親人,體重也開始增加,兩鬢開始出現白發,讓我開始思考這樣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嗎?這是我的理想嗎?長此以往的工作狀態加上家人的分離,我開始考慮想離開北京。
內心的掙扎終歸有結果,6月份離老板回國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給老板發送了離職郵件,經過兩天漫長等待,在周日的晚上收到老板的回復。在郵件里老板表達對于我離職的痛心,但還是批準了我的離職申請。內心算是放下一塊石頭,每一次離職都是一段不同的經歷,這里我們總是需要找到各種合理的理由,希望你的上司能夠理解并批準你的申請,這就是人性。
用一周時間辦完了離職手續,把東西分類打包寄回家。在離開北京的前一天去了趟長城,在長城上還遇到幾個小伙伴,其中一個也是剛離職出來旅游。跟這幾個小伙伴一起爬完了長城的13個烽火臺,在返程的火車上大家一起玩起了打牌游戲,跟這幾個小伙伴短暫的時間是我這么多年第一次跟陌生人如此親近。
對于天津的的感覺,就像狗不理,名氣很大,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嘗嘗這種味道,計劃回家先到天津轉一圈。吃個狗不理,逛逛五大道,坐著旅游觀光車沿著海河兩岸看夜景。
天津的美有一種淡淡的清秀,古典中透露著時尚,歷史中流淌著經典,一點不像北方的城市,背著雙肩包穿行于一條條老街之中,頓時覺得自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在天津的第二天晚上收到同事的微信,說老板覺得我的離職挺可惜,希望我考慮選擇在寧波辦公。過了一會兒就接到老板從美國打過來的電話,希望我考慮下是否可以選擇在寧波辦公。因為前面經歷過異地辦公的痛苦,還是選擇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非常感謝老板和同事對我的信任,一切因為緣分。我跟北京的緣分暫時告以段落了。。。
那些逝去的機會
回到寧波,陪了兒子兩個月同時調整下自己的心態,過完暑假再打算到杭州尋找機會。我們詳細的計劃了每天的時間安排,我們背著書包到咖啡店一起做作業,去游泳館一起學游泳,去足球場一起踢足球。。。
從抵觸做作業到認真的完成作業,每一次進步對于小朋友來說都值得記錄,內心的滿足感很難用言語形容。
這段時間接觸到幾次機會:
校園社區
公司處于初創期,老板帶著一個產品助理在做一款校園社區產品。這是這個老板的第三次創業,希望尋找一個產品合伙人,應該說大家聊的還是比較開心,因為我當初在線教育的經歷,老板當場就希望加盟跟他們一起做這款產品。
之后發了offer,最終因為:1、對方出的條件沒有達到預期,2、產品針對性不夠強,所以這兩個因素綜合考慮還是放棄了這個offer。
家校互通
兩個月與小朋友在一起,發現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實際上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包括當初在北京的時候也是。所以對于家校互通這塊一直興趣度很高,看到杭州有這么一家公司在做家校互通方向的產品,內心非常想去聊聊,通過溝通對方實際上對產品不是非常重視,因為老板是銷售出身公司雖然已經做到200多人的規模,對于教育行業也不是非常的了解。
網易杭州研發中心
網易應該說是大型互聯網公司里最重視在線教育的公司,經過兩輪的面試,在與部門老大溝通的過程當中感受到網易在教育方面理解跟北京的公司的還是有差距,產品線與行業的結合也是相對較淺,這也許是互聯網公司特點,同時也看出來與垂直類在線教育公司的差異。
上海邀請
上海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市,這座城市包容性遠遠大于一般的城市,相比北京還是有蠻大的差異,更加的商業化、國際化。因為商業體系的成熟反而導致了這座城市失去了創業精神。
同事在國內最大的建筑師培訓機構任市場總監。希望我去上海負責他們公司的產品設計的工作,幫我引薦給他們老板,跟他一起做點事情。考慮到家庭的原因一直下不了決心去上海。在此還是非常感謝同事對于我能力的信任一直不懈的邀請我去上海,真的很抱歉。
初心依舊在
不要因為創業而創業,這幾個月碰到各種人一直有人問我為何不選擇創業?時間很快到9月份了,內心也在考慮年齡確實也到了創業的最佳年齡,能力方面也處于階段性的峰值。捫心自問我是不是可以考慮自己做點事情,哪怕小小的一點事情?
這幾個月里面先后考慮過家校互通、兒童編程、繪本助手、托班、移動端微課制作、課堂游戲化互動工具,投資人的不確定,合作伙伴的放棄,沒有改變當初往前走的決心。
假如你要選擇自己獨立做一件事情,自身的優勢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合伙人?人家為何會選擇跟你一起做?你們有共同的夢想嗎?我總結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天時地利人和
在資本的寒冬開始互聯網創業,融資方面變的比以前困難,在天時方面你首先失去了優勢,你所在的城市適合互聯網創業嗎?沒有互聯網的生態在地利人和方面你占不到優勢,那么這時你就需要深入分析如何創造你的天時地利人和!
2、評估自己的能力
在大公司干了這么多年總監,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試問離開這個平臺,你能調動多少資源?不在北京了,在寧波這樣互聯網不發達的城市,你能做什么?
3、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
在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你的決心到底有多大?一個人找一個地方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做這件事情決心有多大?你敢孤注一擲的去做嗎?
4、連接人的能力
對于創業者,需要有連接各方資源的能力,創業初期缺資金、缺資源、缺人力,這個時候就考驗創業者的連接能力!
5、需要有合并夢想的能力
這只是我想做的事情,需要考慮過我找的人他們也有興趣做這件事情嗎?
6、需要深入了解市場
選擇做教育2b市場這個方向,對市場了解多少?3年多的教育行業產品設計經驗,雖然跟市場也在接觸,但實際上跟自己在跑市場做銷售的感覺還是不一樣,對整個教育行業我了解透徹了嗎?
在北京從事產品設計工作的時候,我們只對高校市場和公司所在的領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離開公司之后,原先學校市場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入,這個切入點不一定適合創業公司來做。
同學仍需努力-定個小目標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容易錯過周圍美麗的風景,有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欣賞下路邊的風景,不一定很美,但別有一番風味。定幾個小目標:
1、大數據、人工智能
到了這個年齡不應該為別人活著,拿的起放的下,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勇敢的面對自己內心的不足。
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逐步取代移動互聯網成為熱點,網上充斥著各種關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新聞,雖然也在關注一些數據分析方面的知識。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是處于非常表層的理解。未來一年的時間深入的了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識。
2、深耕行業
離開北京之后,教育行業的機會缺失,需要考慮合適的行業定位,確定一行業深耕。
3、最憶是杭州
杭州是最合適的選擇,互聯網的生態,創業的環境,相比北上深有更合理的房價。
4、同路人
無論到哪里都需要有一批合得來的人,這些經歷過的城市碰到了那些同路人,未來在杭州也一樣。
希望把這幾個月的經歷記錄下來與大家共勉,一起成長。
最后一起來欣賞宋冬野的這首《關憶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