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為作家,但是喊你寫篇文章七天憋出六個字?
你想成為攝影師,但是連低端單反都買不起?
你想變得漂亮,但是垃圾食品少吃點都堅持不了幾天?
大部分人選擇了放棄,而《筑巢記》說:放慢腳步,把生活慢慢修正成喜歡的樣子。
種一棵樹最佳的時機是20年前,其次是現在,生活亦然。
《筑巢記》是一本特別美的書,全書150余頁,幾乎每一頁都有專業的配圖,展示本書作者巖崎朋子親自裝修的,具有42年高齡的老公寓和自己經營的雜貨店。房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凝聚她的心血,比如自制的洗臉臺、來自拉脫維亞的收納籃、親手釀制和梅干和姜。
本書不僅僅講述了巖崎朋子居家多年的生活指南,還剖析了她一路以來如何把愛好變成工作的心路歷程,在我看來她之所以能保持精致舒適生活的原因,除了強大的收納技能,豐富的家居知識,還有她對于生活勇于修正的態度。
巖崎朋子大學畢業后,按部就班的做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擁有大多數人波瀾不驚的生活,幾年后,她漸漸意識到自己最喜歡的是原創實木家具,這時候,她面臨自己內心的選擇,是選擇一份安穩的未來,還是辭職嘗試迎接冒險的呼喚?
生活并非一蹴而就,也需要慢慢才能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轉變發展方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不是王思聰,沒有那么多資本進行選擇,對普通人來說,機會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巖崎朋子在公司呆了兩年,又經歷了八年的準備時期才開始經營巢巢,她大學讀的林木專業,從那時起對林木開始特別感興趣,畢業后去了一家老牌公司,一邊工作一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但每天都有一大半時間被工作占據著,這樣一來,就更想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忙了了兩年逐漸明白自己想要的,從那以后回到美大學習,辭了公司的工作,邊打工邊學習木工,為開店做準備。
跟大多數人比起來,巖崎朋子是努力的,也是幸運的。結合自己長處、愛好和工作一體,擁有夢寐以求的生活。
我閨蜜小時候特別愛畫畫和寫作,那時候我要跟著學,但是我總是寫著寫著就沒有然后了,畫畫也始終畫的不如她。后來大學我讀了文科,念了中文系,因此雖然寫的不好,但是寫作和閱讀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而閨蜜聽從家里人“理科好就業”的觀念,念了理科,畢業多年后,我告訴她可以去寫書評,推薦她看些好書的時候,她的眼神只有無奈,說早就不寫東西不看書不會畫畫了,生活里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有這些文藝青年的事。
雖然她生活也很好,但我只覺得可惜。巖崎朋子花費數年把生活慢慢修正成夢想的樣子,而我們花費數年變成了大多數人普通的樣子,相似的工作,相似的圈子,相似的家庭,模糊的自我。
當然巖崎朋子的選擇和行動不是盲目的,她只所以能修正成喜歡的生活,主要因為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學習必備的技能
巖崎朋子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做原創實木家具后,并沒有貿然開店。而是自己分析為了開店,需要掌握幾項技能并且一步一步去學習,包括家具設計、店鋪管理經營、英語能力等。這些堅實的技能基礎是她把夢想變成現實的重要保障。
二、保持活下去的收入
畢業后,巖崎朋子一直在公司上班,之后再為巢巢準備期間,也一直以打工者的身份去家具店實習或兼職等其他收入。夢想是要有的,但是前提你得活著看到曙光。就像現在雖然鼓勵全民創業,但是如果你連自己工作都搞不定,投資都拿不到就選擇去創業,那不是創業,那叫賭博。
三、適當聽取他人意見
如果你對夢想的追逐充滿不安,已經達到要想別人尋求建議的程度,那么我認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前進也不會有好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不如暫且止步。但雖說如此,適當聽取他人的建議還是有別要的,或許和人聊的時候還能有眼前一亮的提示。而一旦做好了心理準備并且能承擔后果的話,那么別人再說什么也無關緊要了。
四、堅持內心的選擇
巖崎朋子在開業時候,一位媽媽帶著6歲的小男孩來店里挑選桌子,媽媽問小男孩,是玻璃桌面的好還是胡桃木的好,小男孩毫不猶豫的說,木頭感覺好。一個只有6歲的小男孩憑借本能就覺得木頭的更好,說明實木家具能帶給人一種直觀的愉悅感,這就是無與倫比的優點。
巖崎朋子一路能夠堅持下來,也正是因為對于原創實木家具的本能愛好,一路走來定然艱辛,但是由于是出于內心的選擇,一切都堅持了下來并且那么美好。
愿我們所有人都能擁有夢寐以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