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的2017,我用5個角度總結

不立明年flag,不記流水賬,不計較得失,做些全年的思考,總結一下依舊平凡而更加精彩的2017。

1.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認識到并改變才是真的跨越

今年2月底,去了次日本,由于是學校的項目,行程有些不一樣。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SATAKE(佐竹)化工機械公司、三島食品株式會社,廣島大學的國立天文臺、理學研究科和綜合博物館,京都大學博物館,島津制作所,理化研究所的超級計算機K-computer······

印象最深的是參觀三島食品株式會社食品生產線時需要全身消毒,島津制作所的X光線技術在上個世紀初期為當時中華民國總統黎元洪治病。在最直接的食品、醫療領域存在巨大的差距,更別說其他方面。

不僅國家之間的科技存在巨大的差距,生活中也是一樣,但總出于一些原因不愿意承認。承認差距會在他人面前沒面子,認識到差距會讓自己自信心受到打擊。

今年10月份找工作的時候,我也和小伙伴奔波在985院校的校園宣講會,每場宣講會總能碰見那些二本甚至三本的同學。

我們敢于舉手站起來向HR現場提問,我們敢于自信的和985的學生面試一家崗位,因為我們明白如果不去嘗試和改變,錯過這個時間段,發展幾年后差距還會更大。

2017年,我們經歷過大事小事,走過的大街小巷,每時每刻與周圍的一切進行著一次次的比較,一刻不歇,把每一份努力寫進成長

愿你明年無論做什么,能意識到我們去他人存在巨大的差距,能心平氣和的接受,能做出踏實努力和真正的改變,完成一次次新的跨越。

2.學生會哪來的水深,只是我們活的太淺

在剛入大學的時候,就聽說學生會水很深,有幫老師辦私事討老師歡喜的,有家長找老師走關系的,還有換屆時部門成員之間相互挖坑的······

在學生會的最后半年,見過大三的讓大一鞠躬賠禮道歉洋洋得意,見過讓大一去拿快遞姿態還很高,見過左手盒飯右手礦泉水伺候大佬,見過為了面子工程和討領導喜歡而“勞民傷財”等等。

2017年不在學生會的后半年,我在想學生會究竟給了我什么?

我們天真的以為擠破頭的部長能有多么光鮮亮麗,走進校招現場隨便一個人都當過部長;我們天真的以為自己當下的狀態能夠培養所謂的各種能力,其實躺在舒適區沒有任何進展。

我們天真的認為完成幾件大事就學到了很多,殊不知那只是正常人該具備的素質,一直都沉浸在小小的滿足感中;我們天真的把大把時間砸在無聊的日常事物中,從而忽略了實實在在的學習與成長,哪怕實實在在練練演講也行啊。

我們沒有虛心相互學習,反而務虛的做著各種事情,現在看來,這些哪是水深啊,是我們過的太過淺薄,就像兒時的過家家一樣。回頭來看,那各種榮譽只是耀武揚威的紙老虎,有沒有學到東西自己心里最清楚。

2017年結束之時我在想,任何小的團體,都該有自己的氣息,真正的團體一定是出于大家的訴求,并在精神層面有所追求,相互學習的團體,不斷完善然后充實,最后發揮價值。

愿明年無論在哪個小團體,不要淺薄的認知一個團體,不要僅追求既得利益而目光短淺,我們都不想浪費奢華的年輕時光,都不想活的太淺。

3.書會越看越多,就是個黑洞,但道理則越來越明朗

過去的這一年,我看了很多書,方方面面,不帶功利心,不刻意看成功勵志類,不花心思研究心理學、讀心術。

閱讀,就該簡單、快樂、陶醉并堅持著,就像我們曾經寫過的作文"淌洋在書籍的海洋里",還像兒時的名言警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我在讀周國平《善良 豐富 富貴》時無意間留意到書中提到的另一位教授——傅佩榮,后來找到了傅佩榮教授《哲學與人生》、《周易哲學》的開放式課程,后來無意間在圖書館看到了《哲學與人生》這本書。前幾天還在聽《周易哲學》的課程,昨天去圖書館無意間看見《傅佩榮解讀易經》。

每次借書都會有借閱數量上限,都會在幾本書之間抉擇,有的書計劃好下次再借,下次又陷入同樣抉擇,到頭來看了很多書,也還有很多書沒看,就這樣停不下來。

愿接下來,我們每讀一本書,字里行間總有新的想法,順著想法再借書,再有新想法,再去借,再發現,這樣往復,看書就和黑洞一樣,讓思考更多維度,讓很多道理明朗清晰,也讓自己不再焦慮和迷茫。。

4.時代充滿著變革,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

有沒有想過智能家居、柔性顯示、VR/AR、空氣凈化器、全息投影、自動駕駛、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等,這些今年一下子熱起來的互聯網和科技產品,會怎樣影響我們所從事的專業、工作和生活?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看見一則新聞,微信和公安部門在廣東試點電子身份證,明面計劃全國推廣,通過“網證+刷臉”模式即可完成身份認證,無需再攜帶實體身份證和留存身份證復印件。

時代氣息下的充滿緊張感和危機感。過去的2017感覺每天都有舊事物被改寫和刷新,似乎追不上發展的速度。

似乎又到了一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時刻,2018世界依舊時刻在變革,需要我們的是分秒嗅探時代氣息和發展繼續,迅速轉化在自己身上。我們該以怎樣全新的姿態和行動迎接變革的明年,拒絕淘汰,跑在前沿?

5.技能習得是最快樂、最能打破迷茫的事情

2017知識付費的概念沒有去年那么熱門,但技能培訓市場百花齊放,各種平臺變花樣開發推廣課程。技能學習從職場辦公技能逐漸延伸到如養花、書法、穿著、唱歌,還能延伸到各國語言、溝通技巧、讀心術、理財等等

我在圖書館能發現這樣一批書,它們制作簡單,全書講不了幾個重點,有些甚至是東拼西湊,還是名字怪怪的出版社出版。我向來看不起諸如此類的標題:"一小時精通PS修圖"、"一招掌握Excel函數"、"十五天開口流利美語"、"三十天學會理財"……

我對這種現象嗤之以鼻,技能習得那么簡單,那么隨意?信息爆炸的時代,甄別技能類書、網課、培訓課程非常重要,別讓自己的求知欲、時間、金錢為那些垃圾埋單。

不開口,報再多的演講課、英語口語課,你只能是啞巴。不大量練習操作,看再多word、PPT教程,不用幾次函數出幾次錯誤,不用圖表多次調整而美化圖表,甚至數據透視表都沒聽過,就敢在校招簡歷寫熟練掌握office辦公軟件。

我從圖書館借來厚厚的Excel2016教材,系統全面的學習Excel,在寫論文開題的時候發現有些數據用圖表展現更直觀,又在看《經濟學人》時發現這里的圖表很好看,進而尋找了專門做這樣圖表的插件和教程。

完成實驗論文發現word排版存在漏洞,和同學吵架會發現與人溝通方面還能改進,校招面試會發現其他人在當眾表達方面有著明顯優勢,在超市排隊付賬還能發現與其他人在支付方式和優惠獲取方面的差距······

2017年,在學習、工作、生活的每個方面,親身實踐,用心發現,每一刻的每種技能都需要不斷迭代,每刻我都會記下新的學習想法,每晚都會百度搜狗,尋找一些文章、視頻、課程,并加到隨后幾天的日程中。

技能習得本就該是大量練習、熟能生巧與觸類旁通的過程,技能習得本就該在學習、工作、生活的每處細節尋求完善,愿你的2018也能如此。當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各種技能時,充實帶來的快樂,還哪來的迷茫?

自我成長的2017,我明白一個道理:

真正的成長一定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并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該進修,再充實。無論是學校教育、自我教育和終生教育,都要用心的與時代、社會、個人人性相聯系。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讓我感覺到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需要一刻都不能停歇的努力;學生時代的學生會或者將來的各種小團體,都不該活在淺淺的認知中;這一年看了很多書,發現就是個黑洞,越看越多;2017年各種變革超乎想象,讓我近乎窒息;技能習得是我在大學一直不變的主旨,不帶有功利性,也讓我不再迷茫。

活到大四,我依舊堅持初入大學的那個思考——“思維質量決定生活質量”,通過自我的主體意識與潛能發掘,借助家庭、社會、成就、責任、文化資源這些群體,還有對自然界和超越界的思考,培養自己的思維。

對于2017,你還滿足嗎?年末,從沒有這樣期盼著未來,未來依舊需要眼界、思考,和盼望遠方。

在國家博物館看到的《世紀智者 馮遠》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