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辦公室,偶然和同事閑聊了幾句,沒想到我們認識同一個人。我的這位老鄉居然是他的大學校友。
同事說:“真是太巧了。”
“是啊,世界還真是小呢!”
我和同事也才共事4個月,簡單的幾句閑聊卻道出了這中間的緣分。這讓我想起了六度分離(六度區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根據這個理論,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只隔著五個人,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家,屬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
不過,現在的世界因為科技的發達讓世界變的更小了,范圍也慢慢縮小,要想認識一個人不用通過五個人就能認識,通過一個人就能認識更多的人。比如認識剽悍一只貓,加入他創建的社群就認識了更多的人。
今年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加入貓群,加入貓群讓我認識了更多的朋友,這些朋友都非常的厲害,各有千秋。大家每天在群里分享各自的心得,交流不同的看法,隨時都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你從中總能汲取到許多營養。因為相識慢慢地建立了信任感,大家從線上交流發展到線下研討。認識一個人后,認識了一群人。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下,我們的交際圈擴大了。
人們的性格從宏觀角度來劃分無非就外向和內向。外向的人常常都會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因為他們愛說愛與人交流。而內向的人總是很慢熱。但這兩種性格并沒有孰好孰壞,孰是孰非。只是當遇到一個問題時,如果自己想不出來,能夠走出去向朋友說說,向高人請教總歸比自己在那瞎折騰的好。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大伙”
“我覺得可以這樣……”
“我建議這樣去做……”
“我那有個案例可以給你查閱……”
當然,多請教不是叫你做伸手黨,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剩下需要請教的再說。
有能夠請教的人,這是一件幸福事。不認識,這也沒關系,走出去認識,交流問題。下次,就是相熟之人。
通過一個人可以認識更多的人,在交流、分享中自我得到成長。遇到問題多走出去,說不定在哪里就豁然開朗了。總之,識人、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