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pirrer xue 的第38篇原創(chuàng)】
成長訓練營1班小伙伴們,很開心我們一起走過了5天,看著每日踐行的大家,
我體會到一個人成長不算本事,帶著一群人成長起來才是不易
一、
大家可能好奇: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成長上面,究竟來自于哪里的理論?
我告訴大家,是來自對我影響最大(甚至不用加之一)的一本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其中講到的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
史蒂芬柯維告訴我們:
做影響圈之內的事情,而不是做關注圈的事情。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我們每天關注的事情非常多,比如哪個明星又出軌了、哪個明星又吸毒了等等,但這些關注的事情,只有少部分是我們能影響的。
我們應該去做的是做影響圈的事情,而不是關注圈的事情。
比如成長是我們能影響的,但一部分的別人,是我們關注但不能影響的,所以不要去做。
二、
一位同學提到跑步能帶給自己快感,但需要跨過那個坎,這個感悟特別棒。所有人的人性里面都有退縮這個基因。但死磕精神給了我們和人性和平共處的可能。
三、
一位同學說到:和大腦談判。這是一個不錯的類比。大腦是你自己的,換句話說:你自己是大腦的主人翁。既然你是主人翁,平常那些懶惰、拖延、壞情緒其實是大腦作為主人在控住你,如果你是主人翁,那么就要去大腦協(xié)商,把主人的身份還給你自己——你和你大腦產(chǎn)生了對話,你的元認知能力也在提高。
更加贊賞這位同學說的:不知道就是盲區(qū),知道了我就很想去嘗試。
四、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經(jīng)歷四個階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大家現(xiàn)在由第一個階段往第二個階段方向走,很多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你原來都不知道,可是你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這件事情,但起碼自己現(xiàn)在在慢慢知道了,這就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步!
五、
月計劃,周執(zhí)行
我們在學習了一樣知識之后,不要等到那我周日再去周執(zhí)行畫好了,那我這個月月末去畫月計劃就好了。
我們大家很容易犯的兩個錯誤:
1、等到什么什么時候才開始
2、要是我早知道什么什么就好了,我就不至于現(xiàn)在這樣了
仔細想想,這兩句話都在大家身上存在著,邏輯上本身是錯誤的。一方面你在等,一方面你又在后悔自己沒有早些開始。
我給你的建議:
1、學習了方法,馬上去踐行,不是等到什么什么時候開始
2、不要說自己早知道什么什么就好了,事實上就算你早知道,你也不一定能踐行得下來,如果沒有踐行下來,早知道也就沒了意義。值得慶幸的只有一件事情:你知道的那一刻,你就開始踐行了,且一直在踐行著。
六、
如果你在每天都按照自己的計劃去精進自己,在加上時間這個維度的時候,你會慢慢看到結果,包括外在的結果和內在的結果。
這些結果包括但不限于體現(xiàn)在:
你變得沒有那么容易浮躁
你的邏輯能力變強了
你晚上睡覺前一刻覺得充實很開心、很安然地入眠
你的心情開始變好,
你知道有些東西可控,比如自己的影響,知道有些東西不可控,比如自己的關注圈,會安然接受
你的領導、或者身邊的人在看到你的踐行后對你刮目相看了
你的習慣會平移到學習、工作當中,讓你更多受益
一開始你覺得很多事情為難,不肯去做,但后面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事情,別人都不愿意做,但你自己愿意去做,且覺得沒有別人想象得那么難,在自己覺得很有樂趣的同時,一步步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
……
七、
21天形成習慣,我們會一起陪大家精進21天形成習慣,
就像我自己,現(xiàn)在早上完全不需要鬧鐘就可以自然在6:00到6:30這個區(qū)間起床,因為我已經(jīng)形成習慣和生物鐘了。
每天自然就會畫一篇思維導圖
每周自然就會畫一次甘特圖和上周甘特圖復盤
每個月自然就會有一個生命之花和上個月生命之花復盤
大家比我幸運,一是大家比我年齡更小,二是有人陪著你一起21天,我當初都是自己一路21天過來的呢。
八、
觀察別人的思維導圖、甘特圖、生命之花是必要的。倒不是為了對比,還記得孔夫子說過一句話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則改之。
錦聰同學今天說的話很感動我:欠父母一張親情門票。希望大家不只是對我說出感恩。多把節(jié)省出來的注意力換成能力,去回報自己父母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