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單身群最后幫的是誰

說起來,我身邊有好些很棒的妹子單身。

而原因大多是因為圈子太小。

雖然說現在陌生社交平臺很多,但里面大多魚龍混雜,走腎不走心,大家應該也不指望在里面能找到好的對象。

至于長輩介紹的相親,靠譜程度各異,加上年輕一代覺得方式傳統老舊,就如同聽父母之意媒妁之言的古人一樣,很多人并不接受。

再就是婚戀網,唔,花錢找對象的這種,明碼標價的感覺更加強烈,也許更適宜入場偏晚的用戶,這種用戶明確自己想要的類型,且經濟能力應該相對穩定。

但對于入場較早,適婚年齡前半段,想要戀愛交往的未來方向還有很多可能性的年輕人們,婚戀網過于嚴肅,也不適合。

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與自己有邊緣關系的圈子最好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比如校友群,學校的同鄉群等。就是能至少保證這些人,在基本的素質上,與你不會相差甚遠(但其實還是沒有辦法保證差距小,只是相對陌生社交平臺、相親和婚戀而言較小而已。

特別是如果學校本身較好,就會被預設,校友們一定也很不錯,至少不會差到哪里去。



當然,如果這些群有人組織就好了。

前段時間就是有那么熱心的高中校友,自發地做這件事。

這位熱心高中校友,建了個六校校友單身群,做了個長途來說明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并留下群二維碼,扔在這六校的校友群中。

而這六校可厲害了,可以說是廣州市排名前六的高中。這就仿佛告訴你,1.六校,能供選擇的人更多;2. 大家都是智商合格的人,至少是會考試的人,且有相似的學生時代更易產生共鳴;3. 并且基本上家是在廣州,異地的可能性也相對小;4. 大家都是單身,并有交友戀愛的意愿。

聽起來就很不錯。

我有兩個妹子朋友進了這個群。從她們口中了解了一些情況。

群還處于初期,一百來人的時候,群主分享了一張excel表格,里面一行行是大家自己填上去的基本信息,照片看你愿不愿意附,興趣愛好也是其中重要一項,然后就是微信號,對對方有興趣的可以加來聊。

可以說群主比較用心了。

我朋友剛進群的時候我也在她旁邊,她覺得很新鮮,里面的成員很活躍,里面的互動一直逗得她很開心。

簡單描述下我朋友,性格開朗,平面設計師,喜歡看書和思考,頭像是一張簡潔的設計圖。

我看了一眼,里面有個用全身照的做頭像的男生一直很活躍,很認真地跟其他成員搭話互動,記憶點很深刻。

“哈哈哈好搞笑啊他們”我朋友那天是跟我約的,她從加了這個群開始就被它吸引而沒有怎么理我了,可以說很見色忘義了。

她偶爾也有在群里插入話,但她的設計師頭像總是很快被那固定活躍的幾個人的對話刷走了。

而后續,我有問過她有沒有加到心儀的漢子。她說妹子倒加了幾個,在表格上看到對方的興趣很有趣,就加了算交個朋友了。

而再后續,就是另一個妹子朋友,一個保守害羞的女生,是那種會看群聊會看表格但基本不留基本信息也不插話的沉默用戶。她說后來群還組織了線下活動,那種破冰的游戲,還有下午茶。

很無聊,她下午茶都沒繼續參加就走了。

她告訴我,活動始終都是那些本來就在群里很活躍的人玩在一起,很快彼此相熟,但她這種沉默用戶,就沒什么她的事了。


然后我就明白了,這種看似很優選的交友渠道,幫助的人,還是那種自來熟(群里一直活躍)、愛分享自己(留下自己的基本信息)、能引起人注意(說有趣的話寫有趣的愛好)、長得不錯(照片與線下)的人。

而具有以上特點的人,不好意思,他的圈子本來就不會太窄,人緣不會太差,不管他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本身就是最有選擇權的人,也就是最容易找到對象的人。


這種群說到底,只是給真正在滿足需求上有困難的人畫了一個餅。

這也是我所理解的單身群的缺陷與痛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