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群內部交流文章)專題管理經驗分享

文/一鳴

本文主要講這兩件事

1、分享一些專題運營上的心得
2、分享一下這過程中的收獲和感想


第一部分:我的連載專題運營心得

1、內容管理

優質內容是專題發展的關鍵,在專題發展初期要先找出優質內容,并借助簡書官方渠道進行推廣宣傳,如首頁、日報、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等,對此大家已經有共識,就不詳說了。我想說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讓好的內容能長久地被讀者看到?有的文章寫得很好,在推廣期間點贊和評論都很多,但是推廣期過后,這些文章就淡出了讀者的視線。優質內容的影響力不好積累。

簡書是一個以專題為主的內容社區,在我看來簡書目前的專題頁面功能并不完善,它只有內容收錄的功能,卻沒有內容管理的功能。打開專題頁面,讀者能看到的內容是最新收錄進來的文章。專題內容以單篇文章為單位,而對連載作品來說,這樣的效果就是多部作品被分割成小塊,零碎地堆在一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專門設計了一個運營頁面:連載作品庫(目前作品庫還在建設中,并不是成熟的版本,所以還有點簡陋)。在這個運營頁面里,我們為作品分門別類,讓讀者更容易找出自己喜歡的類型。另外,我們還可以在這個頁面中公布連載專題的最新動態,以及為讀者整理出精品連載,讓優質內容發揮持續的影響力。

接下來說的是:如何持續地產出優質內容?

我的看法是:1,要有效輸出優質內容,上首頁也好,出電子書也好,要讓盡量多的讀者看到,這樣才能將讀者吸引過來。讀者資源非常重要,它能帶動起作者們的創作熱情。2,要培養作者,提高他們在本領域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產出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這兩點相輔相承,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2、作者管理

將作者集中起來
我在收錄文章的時候也會向新作者發簡信,邀請他們加入官方連載群,讓作者互相交流。

要對作者群的交流情況進行引導,建群的目的在于促進大家的專業技能提高,要平衡好學習和閑聊:如果只允許學術交流,那么群氣氛會過于沉悶;如果閑聊過度,又達不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輔導新人
在收錄連載文章的時候我發現新人會犯一些共同的毛病。針對這樣的問題,我自己寫了一些連載專題的經驗分享給新人參考。


優秀作者要重點支持
對于輸出優質內容的作者要重點支持,可利用主編的正當權限為他們推廣作品。在連載專題里,我們的做法有如下幾點:1、用公告的方式推薦好作品。2、將優秀的作品收錄進精品連載。3、將優秀作者加入“推薦作者”列表之中。4、已經出書的作品會在作品庫里公布。5、向簡書出版推薦優秀作品出電子書。

吸納有特長的作者
如果看見一些“領域達人”可以邀請到作者群交流經驗,這些作者的特長對專題的建設可以起到促進作用。比如連載專題之中有擅長畫插圖的畫師,連載作者有需要制作插圖的話,可以向畫師請求協助或者獲得專業性建議。

讓盡量多的作者參與專題建設
在連載群里我常常跟作者們表達一個觀點:連載專題是大家的,未來連載發展到什么程度完全取決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一個人的付出和努力都很重要。

在我們連載專題里有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作品寫得好,但沒有多少人看。原因在于作品的曝光度太低。為了提高連載作品的整體曝光度,我們發起了一個互相推薦的活動,期望將連載的作品連成一張網,每一個部作品都是網中的一個結點,讓讀者資源在這張網里流動。原來曝光率低的作品能被更多的讀者看得到。每一個推薦作品的作者都能為連載專題出一分力。詳情請見:《連載新玩法:讓我們紅塵作伴抱團取暖》

另外,我們連載專題還實行版主管理制度。我們從作者之中招募版主,每一個大分類都由一個或者幾個版主共同管理,由他們收錄新作品,并篩選出優秀作品。

要讓作者們獲得成就感
可采用的方法有:1、將好文章推至首頁和各種官方號。2、打賞好文章。3、打賞用心又努力的作者。4、盡量幫作者們出書。5、找出合適的人選共同管理專題。

3、讀者管理

讀者管理的計劃我還沒有實行,我的設想是讓作者們主動邀請自己的忠實讀者加入一個交流群,群里有作者和讀者,讓他們“相愛相殺”。將讀者集中起來可以有效加強讀者的流通性,讓一些曝光率不高的作品可以獲得新讀者。

4、專題管理

專題內管理
首先,如前文所言,需要一個專題運營的頁面。連載專題用了“連載作品庫”來實現。

考慮定期舉辦一些專題活動,好處如下:1、可以促進作者之間的交流。2、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3、宣傳推廣本專題。連載專題目前正舉辦第一期專題活動:【連載內部征文活動】第一期:人物肖像描寫

考慮定期批量輸出優質內容,可參考歷史專題的 簡書歷史月刊,連載專題的 連載專題期刊

專題間合作
1、內容共享。有時候專題之間是有交集的,比如連載跟游戲的交集是游戲小說,連載跟二次元之間的交集是同人小說。像這些交集之中的內容兩個專題之間可以共享。大家在收錄文章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作者投錯了專題而文章質量又不錯,可以將這篇文章向相應專題的主編推薦。這種分享的風氣有利于簡書專題總體質量的提升。

2、資源共享。連載、游戲、二次元都有打算發展有聲小說,我們建了一個群拉了一些聲音很好聽的朋友,我們常在群里學習交流,希望培養出合適的播音員。一旦培養成功,這些播音員可以為三個專題作出貢獻。如果專題之間有共同的發展目標,可以各自投入資源互助互利。

3、互相宣傳。如果每個專題都設置運營頁面的話,互相宣傳變得很簡單。簡書官方可以用一篇文章整理出所有官方專題的介紹和鏈接,這篇文章稱為“官方專題總目錄”。每一個專題的運營頁面都會連接這個總目錄。這樣讀者就能夠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專題。此舉能加速讀者的流通速度,提高點擊、點贊、評論的轉化率。如果我是讀者的話,我會覺得這樣挺好玩的,沒事就到處逛逛,“四處留情”。這個想法是從我們連載互相推薦的計劃演變過來的。從參與者的角度來看,連載的這個活動已經初步看到成效,本人的舊作品陸續迎來了新讀者。

5、個人管理

身為一個主編一定要負責,要服眾,要么以才服人,要么以德服人。只有大家服你,你才容易開展自己的工作。

專題運營上有很多瑣碎的事情,憑主編一個人是做不完這些工作的。所以主編要多跟群里的作者交流,了解一些作者的情況,留意哪些作者可以發展成為你的助手,然后在合適的時候向他們尋找幫助。在合作初期需要磨合,期間很需要耐心,要多溝通,也要適當放權,這樣工作才好開展。作為主編你不用凡事親力親為,但是你應該要掌控全局,將各方面的事情協調好。

如果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尋求官方支援,那么請參考《簡書見習主編使用手冊》,根據具體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負責人進行溝通。友情提示:簡叔很忙,盡量別打擾他。


第二部分:當主編的感想和收獲

我是誤打誤撞成了首批專題主編,在此之前我是連載專題的一位管理員,正在推廣著連載專題。推廣連載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想法,覺得可行就試著去做。

前一天晚上看著自己發表的計劃書還斗志昂場,結果第二天睡醒就害怕了:這下子是不是玩過火了?!當時我問了自己一句:“你是不是抽風了,這方面你一點經驗也沒有,怎么敢去做這樣的事情?”只是,“自己約的炮含著淚也要打完。”這項推廣活動已經宣布啟動了,我只能硬著頭皮去做。按照自己設想的大方向一步一步去開展工作,期間見到什么機會想到什么方案都要試一下:自己拉作者到連載群,組織作者們互相推薦,加入電子書制作團隊,招版主,到處勾搭簡書工作人員以利用各種資源輸出渠道……一路下來發現這件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而且挺好玩的。自己的心態也在慢慢改變,覺得不害怕了,而連載也確實在往自己當初設想的方向慢慢改變著。

由于我確實沒有經驗,這個過程也免不了磕磕碰碰,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做事毫無章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找到一個痛點就想一個解決辦法。有些方案也不見得能發揮預期的效用;后來在跟官方負責人的交流中發現,我的一些想法也未必符合簡書的發展策略。所以還得多多溝通,并從過去的教訓中吸取經驗。

從我的經歷里,我想向大家傳達的信息是:不要害怕,沒有那么難;但也不要輕視,沒有那么容易

當主編一段時間之后 ,我發現平日里會花大量時間在瑣碎的事情上面,所以要有耐心。如果遇上了一些突發事情也不要著急,有時候僅僅是“讓子彈飛一會”就好了。在這個過程中也許還會遇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磨擦,我的看法是:不必去對抗,能協調就協調,不能協調就無視,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


最后說兩句:

希望我的這些經驗雜談可以對大家有用。

當然,這些觀點帶著明顯的個人主觀因素,未必適合大家。大家不用照搬我的經驗,而應該從中獲得啟發,想出適合本專題的管理辦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是又萌又高冷的連載主編一鳴,很高興跟大家一起合作管理官方專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就是戰友。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包容,多多指教。

祝愿大家合作愉快,謝謝大家看完全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