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過日子的姑娘

她,是朋友們公認的勤儉持家的姑娘,“會過日子”是一個朋友見到她常掛在嘴邊的句子。

來到海外讀書,她把艱苦樸素的品格發揚光大,帶到了新西蘭。每周五放學路上她到當地人開的大型“美廉美”超市采購酸奶、面包、日常用品,因為原本物美價廉的超市在周五會有額外的特價產品;周末則到離家不遠的水果蔬菜超市選購價格劃算但新鮮美味的食材;糖米油鹽蒜醋茶、八角桂皮小茴香、麻醬香油醬豆腐等味增調料則選自大型華人超市;電飯鍋、炒菜鍋和刀叉等廚具則貨比三家,挑選性價比最高的那一款......

她往往一次采購的東西要裝滿一整個登山背包,還要手拎一個無紡布提袋,后勤補給足夠支撐一整周,這樣周中就不必跑來跑去,浪費時間。順便補充一下,那個底部已經漏洞的手提袋也是學校發的,是免費的,還可以多次循環反復利用,多么環保。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生活品質因為節儉而受到影響。特價讓利,有的時候是因為明星產品接近保質期或最佳使用日期的期限;有時候是因為耳熟能詳的品牌推出新品而做出的產品推廣;有時候是因為商家周年紀念而回饋廣大消費者,從而也達到了擴大銷售量,增加市場份額的作用。看,她還會用所學的市場營銷知識分析給給朋友們聽,說服他們“不一定只有價格高的就是質量好的”。

她不僅有洞悉物美價廉商品的敏銳眼光,還有把產品包裝變廢為寶的心靈手巧。喝過的礦泉水瓶她舍不得扔,于是用剪刀剪開,一分為二,下端部分用來盛放香皂,上段部分倒立放置在一個盛葡萄的塑料盒里當筆筒;喝過的酸奶塑料桶,洗干凈后,從側面切開,就變成了一只塑料鏟子和塑料小盒,可以添一些土種蘑菇,或者盛放買來的土豆和洋蔥;就連果醬玻璃瓶也經她巧手改造,變成一個簡易花瓶,里面插放做飯時切下的一截白菜,于是原本樸素的果醬瓶也有了自己的風花雪月。

“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你這樣貨比三家也罷,廢物利用也罷,浪費了原本可以做更重要事情的時間,用這時間可以賺更多的錢,你這樣得不償失啊。” 那個把 “會過日子” 掛在嘴邊的朋友說。

她笑而不語,點了點頭,轉過身,又拎著那個底部漏了洞的無紡布袋子出發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