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早上,和一位幾乎不認識的微信朋友聊天。
對方:五一快樂,你假期干嘛呢?
我:沒干啥,就是和朋友晚上吃吃夜宵而已,你去武當山了,我還沒去過呢。
對方:就是去看看~靜心悟道。
我:發了一個豎大拇指的圖片。
對方:呵呵!連你也覺得好笑吧?
我:什么好笑?靜心悟道?沒有啊,其實,我自己也經常打坐冥想的。
對方:別這樣配合吧?居然還打坐。
我:哈哈 看吧,你開始笑我了。
對方:你好逗,你是猴子派來的小逗逗嗎?
我:少點敏感,多點調侃咯,多自我調侃咯。
前晚,專門帶朋友去吃一家老店的糖水,朋友挺滿意,一邊吃還一邊說——這一碗呀,在香港,沒30塊吃不到呀。聽了之后,我笑了半天,因為他自己就是香港人呀,不過好像他一直都挺喜歡拿香港人開涮的,尤其是今晚,可能是因為他前天剛在香港丟了一部手機吧。
朋友說,你笑點真低。好像有時候還真是哦,尤其是自己逗逼起來,自己都感覺好逗逼啊。
昨天上午,陽光明媚,地上斑駁的陽光,就像小孩子的笑臉一樣。我有點渴,就從包里拿出一罐七喜,一打開,蹦的一聲,雪花飛濺,就像噴泉一樣,濕了身。我哇的一聲說——噴泉呀,你聞聞,我身上有七喜的香味哦。
鄰座相視而笑,朋友看著我說——喂,能不能別那么逗逼,人家笑你呢。我呵呵一笑說——笑吧,讓人笑多好呀,生活太苦逼了呀,不逗逼一點,怎么好好活下去呀。
朋友問——你不覺得羞愧嗎?我回了句——少點敏感,多點調侃。
之前和朋友聊天時,總是會說,要是我有了孩子,我不太想他多么多么牛逼,倒是挺想讓他成為逗逼的,至少自己開心,身邊的人也開心。
前幾年,我姐有了兒子,我們有意讓他多外向一些。現在倒好,上段時間居然和他老師說了不少我的糗事了!
比如,還記得那是一個冬天,燒好了熱水,我就進去開始淋浴了。嘴里哼著歌,心里還想著——熱水洗就是爽,爽到腳趾頭都要飛起來了。哦,怎么感覺腳一直都熱乎乎的呀?腳上就像穿了兩個暖手袋一樣,暖烘烘的。然后,低頭一看——我居然穿著棉拖鞋洗澡了。。。
出來后,正好被他看到,他自己捂著肚子笑彎了腰。從此,他也就記住了。所以,他有時也就把這事拿出來,和他要好的,也就是他信任的人分享一下。也許他認為這是他的終極秘密,或者是秘密武器吧,畢竟,每次分享出來,都會有笑聲相報。
昨晚,幾位朋友一起出去吃夜宵,最喜歡大廣東的宵夜了,雖然確實廣東人什么都吃(哈哈 容我笑一會兒,因為又想到去年澳洲小龍蝦泛濫,網民強烈要求大廣東派人支援,還有廣東人直接說——瀕危還是滅絕,你來選擇)。
生蠔確實挺有味道的,這家店我們好像來過好幾次了。席間,一哥們在講他姐姐和哥哥,工作生活得如何不錯如何好的事情。我一轉頭停止微笑,故作嚴肅地說——你看看你哥,你看看你姐,再看看你!哥們立即連連搖頭擺手,我又臉堆微笑接著說——你再看看我,苦逼得不行。
“是啊是啊,你看看他,苦逼到連女朋友都沒有。”另一位朋友接著說。
“我去年談過的,好不啦?”我說得異常有底氣。
“哎呦喂,那個速度真夠快的。”
“快槍手呀。”
“至少我有過呀!”
“那還算有?快槍手都談不上吧?”
“估計槍都拔出來吧?”哈哈哈朋友都笑了。
“保險都沒打開。。。”我幽幽地回了一句。
哈哈哈大家開始哄堂大笑。
寫在后面的話——
晚上這位微信朋友發過來了一句——能借個紅包嗎?5.1也可以[難過的表情]。你會怎么回呢?反正我也給對方回了句——能借個紅包嗎?5.1也可以[難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