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同行聊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行業很多大公司大老板,最親近和信任的公司高層,往往是他的同學或者親戚。
具體就不點名了,點出來一大片。
老板通常是這么想的:
請經理人,職業經理人可信嗎?
他們會真心實意地為公司考慮嗎?
他們會理解和支持我的立場嗎?
他們會從長遠利益出發去做正確的事嗎?
他們會尊重我嗎?又或者,他們會盲從我嗎?
他們會為公司節約錢嗎?
他們會用表面功夫的KPI糊弄我嗎?
他們混日子怎么辦?
他們做著做著就跑了怎么辦?
他們會出賣公司利益嗎?
老板的顧慮經常是對的。
大老板遇到合拍的高級經理人,這概率并不比夫妻恩恩愛愛白頭到老更高,大多數時候都是磕磕碰碰過日子,即便相敬如賓,也未必互相滿意。反倒是同學,親戚,更加有“一條船上同舟共濟”的感覺,畢竟幾十年的交情擺在哪里,除了賓主之誼,也更像是一家人。
舉個例子,40歲以后二婚三婚,關系往往不如初婚時融洽。各自經歷太多,未免心存猜忌。如果不是一起創業的難兄難弟,又沒有同學親戚這層關系,老板猜忌經理人私心重,眼光短,不能同心同德;經理人猜忌老板瞎決策,亂管理,不能放手授權。這便很難互相理解/體諒/信任/包容。
“這是你的公司。”
“不,這也是你的公司。”
“呵呵,歸根到底,這還是你的公司。”
“呵呵。”
我之前跟一位管理千人部門的高管聊天,對方說,我知道現在人員冗余,就算砍1/5,其實也不影響業績,立刻就扭虧為盈,但我為什么要做這個壞人呢?人員冗余也是上一任留給我的,又不是我搞出來的,我折騰來折騰去背負天大罵名,多賺的錢可都是老板的。
這位胖友后來創業,公司做到幾百號人之后,裁起冗余人員來毫不手軟……
再舉個例子,職業經理人遇到問題,最常見的解決方案就是“加人”。人越多團隊效率越低,但經理人勢力越大,地位越高,完成的任務越多。反正掏錢發工資的又不是自己。
很多時候,公司利益與經理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這時“睡在上鋪的兄弟”,平均來說,忠誠心與責任感總歸比外面請來的職業經理人會大一些。前提是他本身能勝任經理人的角色。
所以家族企業也不是沒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