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在職場混了幾年,說起運營的時候頭頭是道,但跳槽面試的時候,工資就是談不上去;定崗就是拿不到高階title和資源。因為在運營老鳥的眼里,你缺少了“升級”的必備素質。然而工作不像游戲,沒有系統預設的技能樹告訴你該怎么發展。
3年到5年不等,摸爬滾打中,等你終于理解了運營的本質、發現運營升級的秘密時,你才發現自己TM怎么做了那么多無用功!甚至發現運營壓根不是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到那時再來懊悔,不也太晚了些?
及早認清運營是做什么的,運營進階需要的必備素質,對不感興趣的你來說,可以及時止損,盡早切換到自己擅長的賽道;對矢志成為運營大牛的你來說,這就是升級的“捷徑”,減少無效的努力。
以下,我將從運營的內容,運營的進階兩個方面分享我對于運營的了解。
第一,運營就是重塑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一切手段的總和。
首先,任何一項業務都必然包括產品、用戶和運營三大要素。并且,產品只有和用戶發生關系之后才具有價值(商品進入流通領域才具有價值),讓產品實現價值,就是運營的核心任務(職業靈魂)。
相對而言,傳統業務基本以賣方市場為主,運營的工作就是為產品尋找用戶,實現價值基本等同于變現,在這個業務鏈條中,運營約等于市場和銷售的總和;而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用戶的聲音被放大,大到足以影響產品決策,倒逼產品形態的改變。不改變就會失去用戶。產品不再是企業拍腦袋就能生產的,為產品找用戶的環節被前置了。
于是運營的關鍵業務也發生變化,由傳統的“單向輸出”,變成“雙向協調”,既要培育市場,也要反哺產品:一方面根據產品形態,設計各種手段,讓用戶開始體驗產品、認知產品價值,并形成和產品的長期關系,包括用戶獲取和用戶維系;另一方面將用戶反饋輸出到產品端,反向推動產品價值的迭代升級,形成產品價值鏈條的生態閉環。
而在注意力高度分散的今天,用戶一言不合就閃人,根本沒時間跟產品談戀愛。不了解、不體驗,又怎么能實現產品價值?于是,利用運營的手段調動用戶的注意力,為用戶提供各種短期價值,穩定他們,繼而在長期穩定的關系中,逐步實現產品的長期和商業價值。
用戶關心的,才是運營,否則都是瞎忙。要touch到用戶且產生價值,運營就需要調動用戶的注意力,包括以用戶獲取為主的推廣和營銷(注意力),和以用戶維系為目標的內容運營(注意力)、活動運營(參與感)及用戶運營(需要感)。
并且運營工作的策略和重心,要根據產品形態來確定。比如知乎社區,產品的價值在于分享彼此知識經驗和見解。誰來分享?這部分核心用戶的維系,創造了用戶運營。分享給誰?這部分內容編輯輸出,創造了“日報”這類內容運營。內容、活動、用戶、推廣,這四個模塊構成了運營的主要技能點,也成了運營進階的方向。
第二,運營如何進階?
運營的進階,要點滿通用能力和專業技能兩棵技能樹。就像菜鳥出了新手村,雖然要轉職,但通用能力一樣不能落下一樣,不然血薄藍低,怎么玩?!運營開始進階之后,除了培養專業技能如文案、策劃之外,崗位和行業認知,通用能力和軟能力仍要不斷提升。
以3-5年內成長為P4級別運營專家,最需要加強的是什么?參考麥克利蘭的冰山模型,能力提升的難度大大難于知識和技能的習得。也就是說,在進階的一開始,就要進行能力側的培養,即學習力、邏輯力、溝通力、策劃力、策略思考等高度能力。以終為始來看,老黃提出了他認為P1到P5運營需要點滿的技能樹,作為進階是很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