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延安精神,繪就全新篇章

近日,《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文章強調,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在延安時期形成和發揚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要代代傳承下去。巍巍寶塔山,滾滾黃河水。延安在星霜荏苒中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帶領人民群眾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延安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魂牽夢縈的精神家園。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時時重溫延安時期的革命歷史,傳承延安精神,奮力繪就新時代新篇章。

錘煉“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的信仰之筆,繪就信念堅定的“政治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指出:“全黨同志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只有做到政治方向不偏不移,才不會在新征程上迷失方向。回望歷史,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靠的就是堅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和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道路上的壓艙石,也是新的趕考路上的重要法寶,廣大青年干部要傳承弘揚延安精神,高舉“信仰火炬”,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確立”,時刻補好精神之“鈣”,舉好延安精神之燈,真正讓信仰永不褪色、讓初心始終如一。

砥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的實踐之筆,繪就實事求是的“奮斗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指出:“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艱苦卓絕的延安時期孕育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也是共產黨人一貫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大生產運動時期,無數的“吳滿有、趙占魁、劉玉厚、郝樹才”們沒有被紅米飯、南瓜湯整垮,反而實干苦干、生產自救,將野草叢生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牛羊遍地瓜果飄香的陜北“好江南”。廣大青年要繼承發揚先輩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銘記“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名言,在實踐中淬煉理論聯系實際,鍛煉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直面奉獻挑戰,不退縮,不躲閃,積極作為,為新時代取得更大的成就貢獻自己的力量。

秉持“舍我其誰挑重擔,為觀奇景上高山”的擔當之筆,繪就為民服務的“奉獻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強調:“全黨同志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培養了黨和人民的魚水之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廣大青年干部要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為民力量,砥礪擔當之心,俯身為民服務。以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和擔當,勇挑為民重擔,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第一要務,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助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