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不想因為生病被排除在外
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遭遇病痛與認知混亂時,最希望的是有人真心聽他講話。
作為父母來說,其實并不清楚如何詮釋好這個角色,與孩子相處時,會發現自己不成熟的一面。
特別是當孩子身體虛弱時,父母更多的時候是在自責:哪里做得不對?孩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有了這種想法,父母在面對孩子時很愧疚,自己也受傷害。
而青春期的一些孩子們若患有慢性疾病,會變得抑郁、畏縮、痛苦。
經常,孩子們會感覺不安,但看起來仍然很開朗,他們也為自己拖累了父母感到愧疚。遇到班級集體體育活動時,同學們考慮到他們身體情況會建議不要參加,而在他們看來卻是被排斥了。他們也想參與其中,不想被區別對待。
父母們對于這類孩子更要多陪伴,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成為孩子的后盾。切忌不要對孩子說“好好照顧自己”之類的話,會讓孩子感到更加不安。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以力量,陪他們走下去,直至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