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里談苦勞,然并卵

朋友米娜說,剛出來的工作的時候,常常碰到辛辛苦苦做了一堆事情,卻仍老板被挑三揀四,劈頭蓋臉訓斥的情況。想到自己加班熬夜做的報告,付之流水,心里會覺得很委屈,總覺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老板何必如此苛刻。

米娜說,經歷了數家公司,直到自己也開始帶領團隊,才漸漸明白,在職場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是句廢話,反而“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才是老板看待下屬拼命的態度。

很殘酷,但是真實。


這是為什么,很多簡歷JD里面,尤其是500強大公司,會強調候選人要“result-driven”。

執行力是什么,執行力就是排除萬難,想盡千方百計達成目標。達成目標是唯一的衡量標準,至于你是花了十個小時,還是一百個小時,對老板來說,都不是關鍵。

公司考量員工的績效,不是看你投入的時間,而是看你產出的成果。

就好比:

你做個PPT,做了多少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把事情講清楚,達到預期的目的。

你組織個活動,前期花了多少時間準備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呈現的效果,嘉賓出席的情況。

如果你的PPT最后并沒有說服聽眾,做得再花哨,也是一堆廢紙。

如果你的活動,只有很少嘉賓出席,籌備得再隆重,也只是兒戲。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但觀眾要看的,不是你十年多么努力,而是你那一分鐘的精華。職場也是一樣。

如果你只是被自己的努力感動,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你可能做了很多無用功,或者甚至是在反方向使力。

小鹿前同事Andy創業,每天起早貪黑,恨不得睡在租來的簡易辦公室里面。最難的時候,小伙伴們都不拿工資,自己出伙食費,開淘寶店來維持基本運營。但即便如此,仍信心滿滿,期待著有一天功成名就回頭談這段艱苦創業史。畢竟馬云也是開花店走過來的。

另外兩個合伙創業的伙伴更是每天沒日沒夜寫程序,調試。最后產品上線,頁面挺美,使用也還方便,但并沒有多少訪問量。

幾個人跑線下推廣讓人家掃碼使用,但活躍率很低,結果運營了幾個月,沒運營下去,公司關掉了。

Andy覺得很沮喪,自己拼了命一樣做產品,產品也還大磨得不錯,為什么大家就這么沒眼光呢?

因為他做的就是一個一般的記賬軟件,且不說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軟件,甚至他連大概的使用群體,習慣,渠道,都沒有仔細想過。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和創業的激情,就開始掄著膀子干,憑什么大家一定要為你的努力買單?

職場看客,和顧客,一樣現實。畢竟公司不是慈善機構,需要的是每個員工有效率的創造價值。

?

怎么樣能把苦勞變功勞呢?

首先,跟小鹿之前談過的大部分主題一樣,一定要弄清楚目標和方向。問明白老板為什么要交付這件任務,希望達成什么目的。

其次,動手之前先想想有幾種解決方案,找出最可行和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第三,要會匯報,只會埋頭苦干,你就干到死。具體可參見之前小鹿關于“匯報”的文章。

最后,停止所有祥林嫂的戲碼,就算這次付出了努力沒得到認可,也不要逢人便說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做這件事情,付出了多少精力,這只會顯得自己更加愚蠢。真正聰明的職場人士,會想辦法找出之前的不足,不會在同樣的事情上再載跟頭。

沒有功勞,你所有的苦勞一文不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