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以前我是很少看書或閱讀文章的,別說那些有名的書籍了,就是小說、電子書之類的‘閑書’都沒興趣看,一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根本提不起讀下去的欲望。
這種情況一直到2012年應該是在四月份,閑極無聊時在網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具體內容已經忘光了,那篇文章不是什么名人作家寫的,它來自一個不怎么出名的自媒體,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自媒體這個概念,到現在他已經寫了10年,而且是每天一篇,單篇不少7000字。
也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相信日積月累的力量。
雖然現在我看的書、讀的文章也很有限,但對我而言這也是一種進步,因為我相信,每天進步一點點,也就是日積月累。
就好像減肥一樣,你用20年吃胖的,就用20年把它減下來。這樣的話你的任何一種運動方式,都是健康的。
閱讀讓我知道,不必事事急于求成。
最近我們跟韓國鬧的挺厲害的,網絡上有些人出現了一些過激的行為,這樣不好!
我始終覺得這種國家大事不應該是我們這些小人物考慮的事情,與其想這些國家大事,還不如想想怎么掙錢買輛車、買套房子來的更實際。
我麻木?不愛國?
一個人的自我欺騙叫做矯情,一群人的自我欺騙叫做刻奇。
我們從小到大都處于刻奇之中:小時候寫作文“看著胸前的紅領巾我驕傲地笑了”,軍訓結束之后抱著教官哭得稀里嘩啦,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求婚,引來千人圍觀如同商場促銷。
這些時刻的共同點是:當事人帶著激動和贊美看著自己的靈魂,感慨自己的崇高。
上面幾段話寫的好吧?
不是我寫的,蔣方舟寫的。
在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是日本,我們不想承認吧!而次于日本的是新加坡和韓國,也就是說韓國要比我們國家發達的多,我們也不想承認吧!
小時候上學那會兒,班里學習最好的同學,總給人一種不合群的感覺,于是學習差的永遠差。小學時候選班長,大學以后的學生會主席,為什么不是咱?還是自身能力不夠強。而我們的對付這種情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貶低再貶低:“他也就學習好點吧,他……”。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這些小學生,長大了!可我們的思維停留在了那個年代。
全世界都知道往日本扔原子彈的是美國,按理說日本應該跟美國不共戴天呀,可他們為什么走的那么近?因為日本人的想法是,誰比我強我就靠近誰,學習誰。所以它強大了。
我們行嗎?能彎那個腰,低這個頭嗎?
甚至我們會因為曾經很好的一個朋友的一句話,就冷戰下去,誰也不理誰。我們有勇氣拿起電話給自己最不愿意、最不喜歡的人打個電話說聲對不起嗎?
前天看了一個演講視頻《中國強則少年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來看看。
閱讀讓我知道,凡事都有兩面性,有時不能太相信那些官方的話 ,許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基于事實的思考。
我覺得中國拍的最好的電視是紀錄片,雖然有夸大的成份,但他們是有事實基礎的。
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有人告訴我們,怎么對,怎么錯,有時候一些不可挽回的結果,正是因為我們當初不假思索的選擇。
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一篇文章, 它最好的作用是引發我們的思考,一個人不會是非黑即白,要知道還有灰色緩沖地帶。
最后說一句,幸好當初沒有選擇日韓系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