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的現代生活帶給我們很多新鮮感的同時,也使很多人得了效應并發癥----孤獨癥。
豐富光鮮的朋友圈背后更體現了一個人的孤獨與迫切想要的存在感。一個人的時候,我該怎么辦?
? ? ? ? 估計沒有誰比我更討厭孤獨了,從qq空間、校內、微博、陌陌、遇見 到探探..幾乎每個社交app都玩了個遍,你是不是會想,玩這些的一定不是什么好女生?還真不是,我只是想打發孤獨感。
? ? ? ? 以前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我很在乎別人的關注:粉絲、點贊、互動...充斥著我每天的生活。在我看來,那是一種驕傲的存在感,我愚鈍的把它們視作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和不同的新面孔聊天是件有趣的事情。當然我沒有很夸張,我的好友數量一直不多,因為在不斷加好友的同時也在不停刪好友。然而時間越久越發覺,聊天的人很多,能傾訴的卻寥寥無幾,于是我便想刷存在感了,趁著時間不是很晚,大家沒有睡去,翻開相冊,找了找沒上傳過的照片,趕緊修圖,然后發個朋友圈,配段不知道從哪扒來的矯情文字,只要上個廁所的功夫,回來就看到屏幕閃爍不斷的小綠點,我這才放心了...可后文的發展,大多數聊聊便會感到厭倦,想不出話的尬聊實在燒腦,于是好多消息就這樣不了了之。
? ? ? ? 人都是矯情又感性的動物,尤其在你傷心難過小感冒的時候。隔著電話,沒人聽到你憔悴的聲音 ,看到你蒼白的臉龐,此時此刻我很想能被人關心一下,然而翻了翻通訊錄 卻沒有能點開的頭像...平時相聊甚歡的“知己”呢?我知道的,那不過是表面關系。這時候,老爸進來送了杯湯藥,要我趁熱喝下,我tm心里第一時間不是感動,而是趕緊拍個照發朋友圈博同情 !是有那么星星兩兩的點贊,幾句不痛不癢的關心,可孤獨感卻因此更佳強烈了..我靜靜的端起茶杯,愣愣地發了半天呆,心里卻一陣苦笑。
? ? ? ? 我經歷了這樣一個時期,也才有了改變的想法,有時候我會刷微博,看別人分享的軼聞、心靈雞湯,雖然知道大多數都是自我安慰的話,但有些句子還挺受用,我想大概他們正是有所經歷,才有所頓悟。既然無力改變周遭,何不改變自身呢?
? ? ? 無聊時有很多事情能做:除了聊天,可以打游戲、看電視劇、刷淘寶,再進階一點:微博、豆瓣、貼吧...如果你抱怨自己身材沒型,果斷辦張健身卡或者下個健身app,買套心愛的裝備,給自己動力;如果覺得自己丑,研究化妝和搭配吧,畢竟“眼緣”是很現實又不可忽視的存在;是若是你總對工作不滿,請首先反思自己,拿來白紙寫寫你抱怨的點以及為什么會抱怨,如何去解決,如果得出了方案,那就去實施吧,做你想做的,不要逼逼;如果想找人聊天,為什么不找現實中的好朋友呢?約出來敘敘舊,畢竟你們是有感情基礎的,友誼不也是需要漫長的培養么?如果覺得自己沒什么特長,那就學做菜吧,好手藝會贏得很多的贊美,會替你口袋省錢,請試著停止叫外賣吧,研究美食也是個漫長的過程,或許你會靠你的手藝找到真愛呢;如果感覺自己逼格太低,果斷的買書吧,不要怕讀到爛書,書讀多了就會有自己的品味,每本書都是一個不同的人生,看遍人間百態何嘗不是件開心的事情呢;有人說,無聊解壓的方式可以旅行,我卻不建議,因為旅行本是輕松的,如果路途中都要小心謹慎的計劃,操心住宿條件,吃的太貴,門票價高...我會覺得很辛酸,好風景不會消失,不必急于一刻,我希望憑自己能力,充足了口袋 帶著求知的心去游玩。話峰回轉,無聊的時候還推薦看看知乎、微信一些個人公眾號,感覺比百度微博好看很多,里面滿滿的現實與正能量,或者一點資訊 看看國家時事也是好的。以前很討厭學政治,感覺關我毛事,但是發現熱門話題你永遠后知后覺的那種無知實在很尷尬,了解些時事政治是很必要的。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就不一一列舉了,根據需要可以自己發掘。
? ? ? 無聊的時候其實正是提升自我的好機會,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一點點拉開的,在你嫉妒他人 抱怨上天對你不公的時候,別人一直都在努力。你總怕時間擠不出,現在放在你面前大把的時間卻不知好好利用,活該你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