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還是通過昨天的《公文寫作》講課,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的一個“軟肋”:講話發聲氣息不夠。35名學員本身就不太容易快速聚焦,加上全程3小時無麥克風,后來講得自己都感覺聲音有點出不來。而班主任毛毛老師在結束時,對著吵吵嚷嚷準備回家的同學們喊“大家注意”的那一嗓子,氣沉丹田、輕松發聲,不僅洪亮而且完全震住了場,這就是差別,原因就在于我完全不會用氣發聲。
R
一直都很羨慕那些普通話說得標準、聲音又好聽、臺風又有范兒的培訓師,總是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他們那樣的。內訓師中資深的趙老師、新晉的毛毛老師就是這樣,趙老師普通話標準,“微笑美女”超有親和力,氣場十足;而毛毛老師是我的老相識,她有很好的語言天賦,說話幽默風趣,軍人出身站那兒就有精氣神,加上很注意形體訓練,感覺對眼神的使用也很到位,超贊!
我希望自己不斷精進,借用羅胖跨年演講的一句話:要把自己的“軟肋”變成“盔甲”!
I
今天跟毛毛討教了學習普通話和練發聲的途徑,希望她能幫我找到學習的方法和路徑。看了一下她發給我的龔琳娜訓練氣息、發聲的方法,雖然我們不用追求成為歌唱家那樣的高度,但是基本方法還是可以借鑒。但是我想我得從最基礎開始:
1.先練腹式呼吸。這個對我來說都有難度,人一般躺著的時候才是用腹部呼吸的,站著強迫自己用腹部呼吸,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
2.再練用氣發聲。我覺得還是需要一個專業老師教一教,不然怕自己走了轉路。
3.模仿練普通話。毛毛介紹的這個方法有操作性,多聽、多讀、多模仿。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怎么開始,聽什么、讀什么?是不是要收集一些主持人、播音員的錄音聽,然后跟著讀、模仿,我想應該是的吧。
D
下周一找出陳練老師給拷的朗誦資料,看能不能用,計劃每天跟讀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