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不斷有人跟我討論東野圭吾的小說,因為我喜歡東野圭吾在我的朋友圈里是人盡皆知的。每次跟他們聊完天我都覺得打字打的手抽筋,因為要說的實在太多了。于是…此次又跟一個朋友聊完之后我終于決定把我的心得整理出來造福大眾~(好吧…其實是為了造福我自己,為什么我不早這樣做,淚…)
言歸正傳!
我想先說一下我對東野圭吾的看法。雖然東野圭吾有相當一部分作品是偵探懸疑風的,但是他的故事中偵探們(主要是加賀,湯川兩位大神)并沒有被特別濃墨重彩的描寫,甚至有的故事中只是一個配角,作案和破案手法也并沒有像我們傳統理解的偵探小說(比如島田莊司的御手洗潔系列和橫濱正史的金田一系列)那樣瑰麗奇幻,而是比較平淡細致,所以其實他比較注重的主要還是故事情節本身吧。書中該有的瑰麗華美并不缺失,他筆下的故事往往是幾代人或者幾個家庭的牽扯,十分錯綜復雜。而且在他的故事里同很多日本作品一樣,沒有絕對的惡人,每個人都是自私卻也無私的普通人。
值得一提的是,東野圭吾的文風十分鮮明所以褒貶不一。據說其十分喜愛滑雪因此創作了很多滑雪題材的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卻都差強人意,沒有一本能得到較高評價。所以自己越喜歡的越寫不好是什么鬼。。但是不知道是運氣太好還是太差…我竟然沒有買到過一本他關于滑雪題材的書,所以這個就不好點評了。只能說一下他另一頗具爭議的方面了,那就是對女性的定位。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聰明絕頂的女子很多,但是基本都是“惡人”,而且要么瘋狂囿于愛情而失去理智,要么就太過理智而利用情色與男人周旋。所以很多人認為他看輕女人,認為她們都只能依附于男人,而相反的也有人認為他十分看重女人所以塑造了那么多經典的女性角色。這個就見仁見智吧,畢竟我們只是讀者,作者本人的世界觀如何并不影響我們的閱讀質量。但是于我個人而言,川端康成、村上春樹、村上龍、渡邊淳一……我看過的幾乎所有日本男作家的書中都會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比較露骨的情色描寫,所以基本都是讀了幾頁就棄文了。只有東野圭吾,可以說基本沒有涉及這方面的東西,只有一本(原諒我忘記了是哪一本)因為劇情需要含蓄的寫了一點點,當然也可能是我還沒看到,畢竟他的書太多了,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
真的言歸正傳了!
《天空之蜂》:
我就是因為這本書才愛上東野圭吾——的小說的,當時第一遍讀完的感覺直接就是驚艷了(后面沒有這么驚艷可能是被驚艷習慣了…)。這一本主要是作者關于“核能源是否該繼續被利用?”問題的思考,當然,作者是通過劇情來表現內容的。其間又穿插了國家和個人立場之間的矛盾點,結局也十分耐人尋味。整本書的情節設計十分緊湊,扣人心弦,而且對于不同身份的人的心理把握也恰到好處。
這本書的出發點本來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但是落點及面,涉及到的卻都是小人物,由小人物來映射社會從而引人深思。書中有一段關于飛行員救人的描寫緊張的我手心出了一層薄汗,仿佛身臨其境正親眼目睹一樣。說到這里,想起知乎上有人評價東野圭吾的作品太商業化了,言其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小說都是為了影視化而準備的,照著小說內容當劇本演毫無壓力。關于這點不敢茍同,小說內容可以直接做劇本是十分貼切的形容,但是我并不認為這是一個缺點,相反我認為這是一個優點,也是作者一項本領,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如此嫻熟的駕馭情景描寫。
《伽利略的苦惱》、《神探伽利略》、《預知夢》:
這三本放到一起是因為它們都是伽利略系列的短篇集。所謂“伽利略”指的是日本帝都大學一位物理學副教授——湯川學。他利用自己的物理知識幫助警察破了很多離奇甚至是詭異的案子,所以被稱作伽利略。
我看這一系列的時候覺得東野圭吾的偵探小說與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是同一類型的偵探小說。
福爾摩斯和湯川學都是利用科學嚴謹的方法來破案的,福爾摩斯是利用化學,而湯川則是利用物理學。他們的出眾之處在于十分細心謹慎,會在破案過程中做無數次實驗來重現作案手法。這些方法手段都是比較具有可實現性的,基本我們懂了之后就每個人都可以操作,而且看到最后會覺得十分合情合理。其他我看過的偵探小說都是屬于作案手法都十分復雜十分糾結,非常人腦力所能及,而破案則是基于偵探的天才大腦,只通過蛛絲馬跡或者因緣巧合就腦補了一段恩怨情仇…于是鎖定嫌疑人,然后破案大吉。。
《嫌疑人X的獻身》:
這也是伽利略系列之一,《X》最出色的地方是細節塑造。書中很多小細節都設計的天衣無縫,而情節一直撲朔迷離,線頭不會太多讓人覺得雜亂無章,最后結局處才讓你恍然大悟。
男主角石神是一個絕頂聰明的數學家,為了幫助心儀的對象而設計了一個局,把警察耍的團團轉,最終是一直與男主角惺惺相惜的湯川教授破解了迷局。寫到這里是不是有人覺得這是一出帥哥美女的凄美愛情故事?雖然想盡量少劇透但我還是想說所謂的數學家已經中年謝頂…所謂的暗戀對象是離過兩次婚而且帶著一個女兒的打工婦女。所以如果是沖著愛情橋段想看這本書的可以直接繞道了。而且我個人覺得其實男主也未必單純是出于對女主的愛,作為一個郁郁不得志,空有絕頂聰明的大腦卻無處可施的天才,終于有一個機會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尋找存在感又能在心上人面前表現自己,那么,何樂而不為呢。故事最后揭秘湯川是依據嫌疑人露出的一個小破綻而破了案,這個小破綻的設計很簡單很簡單很簡單,但是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所以我一直懷疑東野圭吾主修心理來著。
《圣女的救濟》:
同為伽利略系列,但是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并不在湯川身上,可以說這個故事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種令人無法評價的陰暗美。女主角綾音知性優雅聰明美麗溫柔賢惠,滿足了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所有要求,但是偏偏每個女人都能做到的生兒育女她卻做不到。而更加悲劇的是,她全心全意愛慕著的丈夫就是為了孩子才娶妻,于是……悲劇發生了。
《圣女的救濟》一書名字取得有些不那么精彩,以至于我相當長的時間不愿意看這本書。后來看完了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聞了…其實這本書名字取得相當切題。在日本,“圣女”一詞與宗教文化有些關聯(大概是醬?),需終身保持貞潔,不能有孕,暗合了女主角不能生育。而“救濟”一詞來源于女主角在結婚初期就已經布下了致丈夫于死地的陷阱,以后的每天她都小心的讓丈夫不進入死局,可以說她每天都在救丈夫的命。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被改編成只占了兩集時長的電視劇后縮略了很多,不過最大的改動還是對于女主角的心態設定。原書中綾音不能有孩子,而丈夫真柴卻跟她約定一年之內不能懷孕就離婚,深愛丈夫的她在約定到期時執行了對丈夫的死刑;而劇中的綾音卻是因為這個約定而不再愛真柴,因而不愿意懷孕。不過結局是相同的,我拯救了你一年,你依然不悔改,那么就去死吧。嗯…這樣敢愛敢恨又聰明果敢的女子才真正能被稱為圣女吧。不知道此劇編劇是否東野圭吾,但是我認為這種設定這個故事才是完美的。
當然啦,這本書的作案手法是最大的看點,強烈建議廣大女同志看看這本書,學習女主角愛而不得即毀之的決心和毅力!
《虛無的十字架》: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作者關于“是否應該執行死刑”的思考。
如果有人犯了故意殺人罪,應不應該判他死刑呢?如果判了死刑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他依然覺得自己是正確的,那么所謂執行死刑懲罰的意義在哪里呢?如果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誠心誠意的想要彌補想要悔過,那么如果執行死刑豈不是使之連彌補自己錯誤的機會都沒有?其中“十字架”表示“贖罪和救贖”,而虛無則表明了死刑所起到的懲罰作用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成功。
作者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這也是東野圭吾的慣用手法,拋出一個辯論題,孰是孰非都由作者自己體味。本書是多場景描寫,牽扯了兩條主線,分別是這兩種觀點的體現。兩條線由同一個人的死關聯在一起,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很大的跨度,而且所提出的關于死刑、悔過和懲罰的內容也具有十分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因為這本是2015年八九月份才在中國上市的,所以可能看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少,但是真心強烈推薦。
《祈禱落幕時》、《麒麟之翼》:
這兩本都是加賀探案集系列的,兩者寫的都是父母子女之間剪不斷的愛和牽絆。加賀是一名刑警,觀察力十分出眾,破案的時候總是不放過一個可疑點,即使領導決定結案他也會繼續不屈不撓的追查下去。
前者是加賀在破案中遇到一本跟自己母親遺物十分相似的日歷,于是牽扯出了許多被埋藏已久的秘密。故事最后歸結到父母為了子女會無條件的犧牲甚至犯罪,雖然可恨但是又可憐可悲。
后者在重點體現父愛的同時還穿插了一部分社會上的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男主角是一個少年,因為他和幾個朋友的年輕沖動而產生了后面的一系列糾葛,甚至害死了他的父親。最終真相大白那一刻,少年才明白自己的父親一直以來的守護,終于放下了自己的心結,成長為真正懂得責任的男子漢。
《秘密》:
這本的內容很新穎。男主角的妻子女兒在同一輛車上遭遇了車禍,妻子當場死亡,女兒活了下來。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雖然女兒身體無恙,但是靈魂卻換成了妻子的…
我想這對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來說一定是萬分痛苦的一件事。不知該慶幸兩個人都存在于世還是該痛苦兩個人都離自己而去…
于是在這種十分別扭的關系中他們繼續生活,女主角想利用女兒的身體繼續自己未完成的年輕時代的夢想,小心翼翼的繼續女兒的學業,在人群中不暴露自己的同時刻苦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吸引了優秀的男同學的追求;而男主角則因無法在生活中定位女主角的身份而十分痛苦,甚至做出一系列過分的舉動。矛盾終于還是爆發了,兩人開始爭吵,冷戰。就在他們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時候,女兒的靈魂開始覺醒了…
本書名《秘密》,一開始你會以為指的男女主共同隱瞞女主角身份的秘密,但是最后你會發現,真正的秘密其實另有所指…
《時生》:
據作者自述,創作本書的初衷是因為身邊的朋友陸續的都結婚生子,卻沒有人能明確的說出一個真正的要孩子的理由。于是引起了作者對于子女意愿的關注。好像父母都是想當然的生下小孩子,從來沒有人問過孩子是否真的愿意來到這個世界上,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是否后悔是否怨恨父母把自己生下來。
看到這段自述的時候只想第無數次由衷的感嘆作者腦洞真大…
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以為所謂的子女的意愿只是指死后靈魂穿越時空幫助自己頹廢的父親走回正道的時生,第二次再看的時候才意識到其實時生的父親也表達出了作者這方面的意愿,而且其實更為強烈(原諒我蠢,被先入為主了…)。
《解憂雜貨鋪》:
這本書初上市時宣傳的十分成功,以至于東野圭吾再次風靡了大江南北。不能不說這本書的宣傳策劃者十分厲害。(前段時間我所關注的某微信公眾號還請到了此書的包裝宣傳者舉辦了兩場關于圖書營銷的講座,每人每場收費一千多元,據說門庭若市。)
彼此宣傳最大的賣點大概就是所謂“懸疑小說家東野圭吾第一本治愈系書籍”了吧,但是真的讀完這本書我就呵呵了…起初以為東野大神改換文風了,結果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依然是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縱橫交錯的各種巧合。當然,并不是說這個故事不好,故事本身還是比較有看點的,不過是與宣傳不符罷了,而且說實話并沒有達到我的期望值。在時間穿越方面與《時生》有些類似,但是可能線索太多了,略微有些雜亂,讓人讀一遍很難理清思路卻沒有想讀第二遍的欲望。
《白夜行》、《幻夜》:
《白夜行》大概是東野圭吾最火的作品了,在所有的網購平臺輸入“東野圭吾”四個字搜索出來的結果有一半都是《白夜行》(剩下一半是《解憂雜貨鋪》-_-||)…
《白夜行》具有那種極頹靡陰郁的動人美麗。
在這里不對內容做任何劇透,因為我買這本書時嘴賤跟一個看過此書的朋友提了一句,然后這個朋友輕描淡寫的跟我劇透了一句話,“XXXXXXXXXXXXXXXX…”,導致我后來完全沒有享受到讀這本書應有的好奇、驚詫、疑惑、贊嘆和詫異。嗯,時隔兩年寫到這里想起這件事我依然充滿了對那個朋友的恨意和殺機。
之所以把《白夜行》和《幻夜》放到一起是因為這兩本書雖然是兩個不相關的故事,但是幾乎就是一個模板刻出來的。相當多的人認為《幻夜》是東野大神在《白》大賣之后為了賺錢而迅速復制了一個差不多的故事出來這樣子,這也成為部分人抨擊東野圭吾作品趨于商業化十分嚴重的一個作證。甚至有人評論曰,如果《白夜行》能打九十八分,那么《幻夜》能得兩分。嗯,《白夜行》剩下的兩分。雖然這樣說有些刻薄但是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能想到這個形容的人真是一個天才…(默默給東野大神上柱香默念三句大神我對不起你…)
不過兩文還是略微有些區別的,大概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女主的被動性和主動性以及男主的主動性和被動性吧。沒有劇透是不是完全看不懂這句話…簡單來說呢,就是《白》的女主起初是為了自保才黑化,而《幻夜》的女主則一開始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幻夜》中作者賣了一個關子,就是女主的真實身份這里,我有些不太明白,甚至為了這個問題買了兩本像字典一樣厚的《飄》來看,但是依然不能確定,如有讀過此書且弄明白者,望告知。不過《幻夜》的結局很倉促,簡直是莫名其妙的就結束了,讓我覺得作者是因為寫到最后不想寫了所以隨便結了一個尾,大概也側面證明了作者對這個故事真的不太上心。
《宿命》:
并不十分出色的一本書,故事是從一宗謀殺案開始的。死者的兒子與接手此案的刑警是多年前的同窗,并且與同一個女子有糾葛。而兩人之間其實有剪不斷的羈絆。
本書的寫作套路和故事主線大概與《分身》有些類似。之所以用“大概”是因為我并沒有讀完《分身》這本書,所以不敢妄下斷言,也沒有把《分身》與《宿命》并列于前。
《放課后》:
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東野圭吾少有的以第一人稱來寫作的書。文中“我”是一名被人盯上的女子高中學校的老師,多次遭遇襲擊卻都僥幸沒有死。隨著一次次事故的發生“我”逐漸發現兇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所謂的“僥幸避開襲擊”其實是必然。當我一步步解開了真相,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卻不知道真正想置我于死地的另有其人…
故事情節相較而言比較簡單,書中伏筆比較明顯,雖說這樣但也只是“相較而言”,也已足夠腦細胞運作的了,還算值得一看。
《夢幻花》:
這個故事同《虛無的十字架》的敘述手法相同,都是多場景轉換描寫的,時間空間跨度較大。且若我沒記錯,本書也是2015年上市的,所以大神真的是批量生產么……但是兩本書故事內容和架構倒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
“夢幻花”指的是黃色牽牛花,其種子具有迷幻作用。牽?;ㄩ_不出黃色的花朵,但是在江戶時代卻真的存在過黃色牽?;?,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悖論了,所以這也是引起作者寫作興趣的一個點吧。
故事源于一位獨居老人的死亡案件,嫌疑人卻一直無法鎖定。最終線索指向了老人培育出的一種未曾出現過的黃色花朵,而那花也在命案之后不知去向。故事也是雙線發展,兩條線是以老人的死為銜接點,另一邊展開的是來源于兩個家庭傳承的消滅夢幻花的承諾。這是一個關于守護、責任和敬業的故事,我很喜歡。
《十一字殺人事件》:
這是我閱讀東野圭吾的第一本書,是一本純粹的懸疑小說。本書相較他其他的作品來說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作為一個偵探故事還算是比較成功的,畢竟就算是十分熟悉東野圭吾寫作套路的人也很難猜的出結局。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只是感慨于作者縝密的思維,后來重讀了一遍,嗯……作者確實思維縝密…
我記得的看過的大概就是這些了,以后會繼續補充,不同意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