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文六講》

作者:奧茲

打卡 -人文六講
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機
作者認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網絡打破了地區和時間的差異,生活節奏變得更快,人們都關注與當下。 文化也被商品化了,人們陷入了享樂主義的漩渦,只關注當下,被欲望所控制。

我覺得根本原因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球化和網絡化讓我們的生活中有了無窮的選擇和誘惑。矛盾是:一方面欲望希望我們盡可能獲取更多的信息,一方面我們的精力卻無法應對信息的海洋。 因此浮躁和焦慮成為了一種通病。

盡管我們的手機上有幾百個聯系人,但能說得上話的卻越來越少。我們被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驅動,不看過去,只是盲目向前,生怕被時代所拋棄,卻忘記了人生旅途的目的。

在我上中學的時候,:生活很慢,選擇很少。

電腦是奢侈品,國際互聯網還很遙遠,學校機房里清一色的486電腦配ms dos系統。

我們寫信來聯絡遠方的朋友。 將自己的新鮮事和情感用心一個字一個字寫在多彩的信紙上,貼上郵票寄出去,然后期待一周以后的回復。

沒有在線音樂,要聽喜歡的歌只能買磁帶。 正版的磁帶很貴,我們得慎重選擇因為零花錢不多。有好的帶子同學之間經常分享。

買到喜歡的書很難。我記得自己為了訂閱心愛的科幻世界,第一次跑去郵局匯錢給遠在蘭州的出版社。 過了一個月,包裹送到了,不過被轉到了班主任手上。 他讓我當面拆包裹,第一本雜志封面上是當時流行歐美科幻海報,肌肉男帶著三點式的美女飛躍在異星上空。。。。當時尷尬的樣子我現在都記得.


woidushu

打卡 -人文六講‘如何在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狂潮的沖擊下保持人的價值和意義,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努力自我充實和自我完善? 作者提出了四個建議

  1. 聆聽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抽出時間面壁,捫心自問。我覺的這個方法有道理。 在現今的社會除了幼兒和大學生外,每個人生活都充滿了壓力,在壓力下隨波逐流: 從小學生開始,學業的壓力和競爭就讓人喘不過氣,一年級生都開始有做不完的作業,不停的競爭,仿佛一放松就要被淘汰。 有了家庭之后,房貸,子女生活教育支出,老人的贍養,讓人長期處于焦慮和忙碌中。 職業的穩定是第一位的,因為全家都依賴著你的收入。職場的競爭,失業的恐懼,讓人停不下來。在這種情形下,面對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似乎成了一種奢侈。 但實際上,我們必須要思考。 如果我們連自己生活的目的都不明確,那人生就像是機械完成任務一樣無趣了。 生活的樂趣和意義需要你自己的思考來尋找。

2.有快有慢。 作者認為現代人的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慢是一種心理時間,專注與一件事而忘記了時間。比如在面壁思考的時候,在享受生活樂趣的時候。快就是指做日常公事和瑣事要越快越好。簡而言之,就是高效快速辦事,享受和思考的時候放慢節奏。

3.能讀能寫作者認為很多人缺乏思辨和判斷的能力,只是囫圇吞棗吸收海量的知識,不知道如何運用。真正有文學修養的人還要多寫。表達能力需要自己多磨練。

4要閱讀經典。 ‘經典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種背景噪音’即使與現今完全不合,還是揮之不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