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節前夕,央行又發布了《關于開展違規”聚合支付“服務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對第三方支付的整頓延伸到聚合支付企業。目前聚合支付類的變現方式主要依靠2+N種渠道:手續費和技術服務費是兩種常規的變現方式,另外各家企業還在探索其他N種模式,各顯神通。對于聚合三方支付環境仍有待優化改善的現狀,相關領導表示,聚合支付的商業模式目前沒有成熟的機制規劃,盡管有不小的潛力,創新探索迫在眉睫。
掃碼支付的這股潮流,是目前聚合支付類企業爭奪商戶,跑馬圈地的又一風口。i聚合CEO于總表示,中小微企業的聚合支付市場非常龐大(全國僅入駐口碑的便利店數量已經接近4萬家),這個市場存量廣闊,而各家聚合支付機構都暫時各居一隅,光是在自家門口玩就有足夠的成長空間,遠遠還沒到短兵相接的地步。獲取商戶,讓商戶的錢在平臺上流轉,下一步,是想辦法如何留住商戶的資金。
i聚合負責人坦然表示,未來i聚合將在逐日完善的三方支付中成為市場主流,創新功能性將開辟更多優勢通道,讓支付生活方便快捷。
所謂聚合時代,i聚合負責人告訴記者,其聚合支付理念就優化了用戶只能一次性對接所有支付場景,不得不進行多頭對接的難度,讓用戶能在微信H5、app、wap和PC掃碼支付等場景循環使用。對于三方支付一直存在的一次性痛點,i聚合都進行了創新改革,不僅可以通過銀行卡支付、微信和支付寶等支付,還在此基礎上開通了銀行、三方、聚合、官方等支付通道。讓用戶體驗更個性化、精細化、碎片化實現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探訪i聚合科技時,還獲取了該支付平臺比其他同行更省成本,還潤滑了問題的解決流程,一步到位開啟了支付時代的大門。
對于未來的發展,i聚合認為未來支付市場愈加分化,呈現絕對碎片化的特征,因此,不可能“一家獨大”,而是多元化的群雄爭霸局面,這就給聚合支付預留了生存空間。”隨著“全民創業”時代的到來,大規模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提供專業支付接入的服務有大量需求。
中國的聚合支付行業則萌芽于2014年,此前三年正值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戰國時代”,超過300家企業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燒錢補貼以搶占商戶的收款入口。在這方面,i聚合表示,支付公司發展必須掌握兩個方向:一方面,通過向商戶收取交易服務返傭提成,進一步發展出依托自身體系衍生出的消費分期等增值服務,向支付行業的深度擴展;另一方面,成為平臺連接型企業,打通行業供應鏈,做金融公司和傳統企業的“連接器”,向服務的廣度拓展。多通道多途徑的支付服務才能成為用戶真正的生活支付管家。
“繁榮”的第三方支付行業為聚合支付提供成長土壤,該行業在中國也于2014年悄悄萌芽,發展至今,已有超過30家第四方聚合支付企業。i聚合與時俱進的發展思維,將更有力的成為整個第三方支付創新高效的典范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