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絕對是豬場非常頭疼的問題,上一期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了仔豬黃白痢,本次根據豬場常發的腹瀉總結了仔豬斷奶腹瀉。斷奶仔豬一般腹瀉率在20%~30%左右,病死率達10%~15%,發病仔豬生長遲緩,形成僵豬,甚至死亡,給養豬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本期小編與大家分享斷奶仔豬腹瀉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
1環境變化
環境應激,如果舍內的溫差超過10℃時,腹瀉率就會增加25%~30%。濕度過高,也會增加腹瀉的次數。原來在產房溫度高,保育舍溫度偏低。
2消化機能不全,飼養方法不正確
由于斷奶后飼料沒有限制飼喂,本身此時小豬消化機能不健全,導致小豬消化不完全,造成營養性腹瀉。
3免疫力下降
由于母源抗體水平下降,而仔豬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全、再加上環境、飼料變化等一系列應的反應,使原來不健全的免疫系統有所降低。這樣仔豬對抗病的抵抗力就非常脆弱,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就會很容易侵入,導致仔豬腹瀉的發生。
4病毒性腹瀉
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主要表現拉水樣,脫水,嘔吐等。
哺乳仔豬和保育前期仔豬死亡率高。
5寄生蟲引起的腹瀉
球蟲、蛔蟲引起的腹瀉多見,發生于20日齡以上的豬只,呈慢性經過,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難、貧血等癥狀,有的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或有體溫升高。病豬發育不良,衰竭死亡或成為“僵豬”。作初步的診斷。懷疑寄生蟲引起的,可收集糞便作病原培養或作蟲卵檢查。
二、仔豬斷奶腹瀉防治措施
1提高日糧能量
適當提高日糧的能量水平,保證每天所需能量的絕對攝人量,可以減少仔豬應激。適量添加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可維持仔豬腸道健康的作用。
2調控日糧蛋白飼料
降低日糧的蛋白水平,一般不宜超過20%。減少植物蛋白的用量,增加動物蛋白,如乳蛋白、血漿蛋白的用量,減少應激。
3適量添加維生素、微量元素
維生素在代謝過程中起輔助酶催化作用。在應激過程中,最重要的代謝途徑之一是脂解作用,需一系列輔助因子參與酶反應,其中,最主要的是維生素E與維生素c。維生素c被認為是抗應激因子,在體內可直接殺死病毒或細菌,增強中性白細胞,有效減緩因斷奶造成的應激。
缺鐵,可引起仔豬缺鐵性貧血,導致仔豬抗病力降低,易感染病菌,發生腹瀉甚至死亡。缺硒,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胃腸平滑肌細胞脂質膜會因過氧化發生質變,從而引起仔豬消化紊亂,并伴有頑固性腹瀉。因此,斷奶日糧要注意補鐵和硒。
4飼料中添加酸化劑、酶制劑、益生素
5飼料液態過渡到固體
可以從液態流食過渡到粉料或顆粒料由于仔豬哺乳期主要吃奶,再加上仔豬腸胃特點流食更容易消化,而且親身試驗過。代乳粉溫水沖,就像喝奶粉似的喂剛斷奶仔豬過渡。會大大降低仔豬拉稀,大大縮短出欄時間,有興趣朋友可以做下實驗。
6飼喂方式
要勤喂少添,防治消化不良營養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