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當初沒有…

前幾日看了小伙伴推薦的《美麗的小錯誤》,這是一本不能按正常讀法讀的書。

它有一個開頭,卻有超過一百五十種結局。它能讓你游戲般短短十分鐘就跑完一生,它可以滿足你所有“假如我當初沒有…”的想象。

你可以按計劃,與男友離家上大學;或者逃離一切出國流浪。可能嫁給超級有錢人,最后卻不忍殺父;也有可能不小心落入意大利黑手黨,卻從此幸福快樂。

你可能成為驚世駭俗的藝術家,卻失手殺死著名藝術評論家;也可能不小心成為女巫,整天忙著煮那稀奇古怪的藥。每一個結局都以死亡收場(人生自古誰無死),你可能生前做盡好事,上了天堂與這群貓狗再度相會;也可能因為與鄰居偷情,讓老公逮個正著,結果被鐵錘活活砸死……

五花八門的人生,有一半苦情悲慘,有一半快樂圓滿。這出瘋狂、黑色幽默的連環劇,帶著你體會世事無常、造化弄人的刺激人生。

選擇意味著放棄其中的若干選項,而失去的感覺(即使那是個垃圾)總是讓人討厭。

其實人生時時刻刻都面臨著選擇,而每一個可能的選擇都會產生一條線性人生。

尤其是當選擇發生在那些會影響我們人生的決策上時:例如,該去哪家公司?該接受他的追求嗎?該放棄工作回歸家庭嗎?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說,人是喜歡逃避自由的動物。有一個叫"選擇困境"的心理學理論,人們害怕選擇的理由主要有兩個:因為要為選擇承擔責任而焦慮;因為放棄了另外一種選擇而擔憂。

我們希望每個選擇都深思熟慮,高瞻遠矚,可有些東西從來都沒法兼得,所以我們面臨重要的選擇會顯得恐懼。

我們無法準確地預估未來,絕大多數的選擇,都是由腦海推理出對未來的描述而決定,這些場景往往是由我們過去的經驗所作出的迅速情緒反應。

沒有什么是正確的選擇,努力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

其實當初都是自認為每一步是對的才會邁出去,才會有今天。很多決定確實會影響你的一生,但這樣機會人的一生中平均也就七八次,如果你時時都有這個念頭,是不是有些多了呢?

很多時候都只是瞎擔心罷了,但最壞的打算恰恰是猶豫不決,因為往往你幾個不同的決定是意味著將來不同的道路,但是其實每條路都是光明的。

在《從優秀到卓越中》有個飛輪開門的例子,就是無論你是順時針轉動飛輪還是逆時針轉動都能將門打開,但一定要堅持,如果你時而順時針,時而逆時針,那就無論如何都打不開。所以,選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堅持。

此之外,一切的對錯、成敗、是非......都會輕舞飛揚的過去,奔走于天地間,我們的每一次跋涉都是全力以赴,每一條道路都是曲折回環;一路上沒有不變的風景,沒有筆直的坦途。

我們只能不停地做著兩件事情,前進和拐彎,前進靠的是氣力,拐彎憑的是智慧,如何前進,怎樣拐彎,需要我們自己選擇,從中鍛造出智慧的金塊與慈悲的情懷。

想起一個朋友講過一段話,非常地精辟:所有經歷,最重要的收獲,應當是一個人的心力是否增長,心量是否擴大。面對一切境遇,內心良善與慈悲的力量從不動搖;途經所有風景,心靈的天空始終自由從容,才是一個人可以留存的最寶貴財富。

剩下我們能做的,就是靠如今自己的努力,讓當初的選擇顯得更正確。

生命實踐是最終使個體獲得一種真正的、完整的、自己的人生,而生命的重點是發現自己本來的面目,成為更美好的自己,至于其他并不重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