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的中秋節,本以為是一個被臺風洗劫的一片狼藉,沒想到,晨曦透過窗簾時,光線是那樣的清純。鬧鈴響了,我起床拉開窗簾舉頭仰望,天空竟藍的如鏡子一般,沒有一絲污染。
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帶狗狗布兜下樓去”瀟灑“,經過一夜的消化,它要出去排空垃圾,讓自己舒適清爽。這是它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為了這個時刻的到來,它已經早早蹲在我們臥室門口靜候了。每當臥室門一打開,它便歡天喜地的在我們腿前嗅來嗅去,激動過分的時候還會立起兩只前爪和我們來一個熱烈“擁抱”。然后就調頭往大門口跑,它要用行動不容置疑地告訴我們:走吧,我們去外面吧!
它不僅智商相當于四歲左右的孩子,而且性格酷像孩子,喜歡出去玩,是它的天性。每當開門出去,它就歡天喜地,激動的左一個噴嚏右一個噴嚏,那架式,就像要它去兒童樂園一樣。
下到園子,它就放飛了自己。它一邊走一邊嗅,聞了無數遍路邊的花草還是忘我的聞,蔥蔥郁郁的清香吸引著它,令它流連忘返,不忍離開,要叫上很多遍它才“忍痛割愛”,一步三回頭的不舍離去。
我常常想,是什么樣的味道這樣吸引它,讓它如此著迷?是什么樣的天性讓它對大自然如此愛戀,陶醉融融?動物和植物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它們是自然界的兄弟姐妹。而好奇和探索,并且把所到之處居己所有,是它生命不斷涌動和跟上宇宙運行軌道的強有力的動力。
它曾經是一條流浪狗,半歲時被好心人領養。在外流浪的歲月里,它忍凍挨餓,到處找吃的,因此它有一個壞習慣:遇到垃圾箱就激動,那是它曾經耐以生存的糧庫。這個”壞“習慣一直到現在還根深蒂固,盡管我不斷的制止它、呵斥它,盡管它大腦層面已經意識到這是主人不允許的行為,但它見到垃圾桶的第一反應仍然是條件反射性的興奮。
這讓我感嘆:童年的習慣是多么的牢固,它會影響動物的一生,人是這樣,狗也是這樣。
與此同時,它在原來主人家被訓練出來的狼吞虎咽般的良好吃習慣,逐漸被新家庭男主人的過度溺愛所帶來的嚴重挑食代。它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看到狗糧時迫不及待和興奮了,取而代之的是等待主人往它的糧食里加入各種各樣的人類吃的東西,或是狗類專用的高檔零食。并且它還會"牛逼哄哄“、傲慢不屑,最后演變成它要經過挑選比較之后覺得最好吃的附加品。它以為:"你得求著我吃”。
這讓我又有另一個感嘆:上坡不易下坡難,好習慣難以養成,但放棄好習慣卻如順水行舟的容易,因為貪婪和“喜樂厭苦”是動物的弱點,人是這樣,狗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