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歉意,是我一生的奢求

有一位朋友,在五口之家排老四,上有大姐,下有超生的小弟,而她是最不得寵的老二。在尚未開放二胎的年代,第一胎都希望是女孩,因為下面可以接著生男孩,得個兒女雙全。被寄予厚望的她,發現不是他,重男輕女的農村老家罰了好多錢又生了弟弟。她從小就樹立要早早獨立,不能給家里添麻煩,因為她本來就是多余的,連她的母親都這樣認為。

我心疼她的成長那么壓抑,當她看到樊勝美的獨白時更是痛哭流涕,劇中的一切她都領教過,然而更加無力掙扎。

跟父母關系不好的孩子,長大后對原生家庭有著更多的期待和依賴,因為有缺憾,所以想要得到來使之完美。他們的心路歷程從失望、改變、期盼又回到失望,無論多長時間,這都是個跨不出的圈。他們想要逃離,卻總是要承受揮刀斬亂麻的痛感。

悲涼、哀傷,比生氣、憤懣更加殘忍。哀,莫大于心死,真是最好寫照。我們從不會懷疑父母對我們的愛,如若不是,我們無法安然長大。可是,那些太過隱晦的愛,是缺乏邏輯的,把不該有的過錯放置一個無辜的孩子身上,對她來講何其不公,其實健康成長遠比長大更加重要。

每位父母沒有辦法提前彩排角色,其中的環節難免不會出錯,年華逝去,昔日的孩童長大成人,心中小小密愿也只寄希望于稍稍歉意。縱然再過不對,承認也終是難堪,我們的希望又何其渺茫。我們一生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