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地想想,立秋是個挺有趣的節(jié)氣。
她在二十四節(jié)氣排名第十三,十三是個不祥的數字;
她自稱“立秋”,但在南方她真名叫“秋老虎”,并且從來沒涼爽過:
沒有暑去涼來、沒有寒蟬白露涼風。
雖然太陽的直射點已經從夏至的北緯23°26‘南移到北緯16°19’,但整個世界好像從夏至開始就一路停滯延續(xù)到了立秋。
立秋有點像現(xiàn)代人的“拖延癥”,不想夏天結束,要將炎熱拖到秋分。
“還有樹木沒長茂盛,大豆還沒法結莢,棉花還沒結鈴,玉米還沒抽絲……我死定了。”
她可能這樣懊惱地想著,于是嘗試通過比原有夏天更悶熱的天氣、刮北風、偶爾夾雜著落秋雨,想將之前夏天沒做的功課補上。
發(fā)現(xiàn)一年已經過半的立秋(8月7日),瘋狂地補功課,其實是跟現(xiàn)代人對時間快速流逝的驚恐是相似的。
以前立秋一到,農民伯伯就會大概看一下天氣:如果刮風,就代表那年收成不好;如果下小雨,就代表那年大豐收。
現(xiàn)在立秋一到,并沒有農民關心,因為他們在刷微信看立秋的養(yǎng)生保健食療還是其他什么鬼文章。
此時,立秋就悄悄地把之前的進度趕上,好讓農民晃過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莊稼已經可以收割了。
以前考試一到,大家都挺從容地。因為該做的作業(yè)好好做,該背的題都了然于心,試卷也沒少做,平常心面對;成績出來也有規(guī)定的流程:成績公示—解析錯題—下一次考試不要再錯。
一切都是有規(guī)則可循的,只要你遵守學校學習和考試的游戲規(guī)則,就能體面地畢業(yè)。
現(xiàn)在績效考核一到,也有規(guī)則可循,但制造水分的方法有千百萬種。
而一旦你欺騙不過數據,等待你的就是停滯不前和后退的萬丈深淵。
這個時候,你就要學習立秋,比夏天的時候更努力、刮風(吹牛)加下雨(假流淚)來把績效拉上去。
不僅工作如此,出了社會的你,他媽地還無端端多了一項比賽,就是朋友圈的攝影和表情包大賽。
在朋友圈這個池塘里,你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比你過得好,去過很多地方,見多識廣。
不知道是什么心理的驅使,你也開始加入了這個行列,然后讓其他人以為你比他們過得都好,然后其他人也開始加入這個行列,再去壓迫其他人……
如果你真的享受你自己做的事情,你不會勞煩公諸于世,因為你享受這件事而不是享受將這件事公諸于世;
如果你不享受做這件事而讓別人看起來你好像很享受,那你是腦子進水了嗎……
總之,你公諸于世了一些事情,就期待著影響到別人,大多數是期待正面的評論和點贊。
那么如果有人想公諸于世一些事情,而不想別人評頭論足的話, ta應該開個博客或者寫日記。
而不是發(fā)朋友圈無形壓迫沒有主見的人,潛移默化地讓他們變成“正能量滿滿”的你們。
無論如何,反正你就多了這么一項“比賽”,然后你還得每天去反復刷新這個朋友圈里多了哪些新的“比賽”。他媽的真是找虐。
這,才是真正的“秋老虎”。
//
有朋友會說:“你怎么這么不關心我,都不看我朋友圈的。這些事情我都發(fā)過的啊。你現(xiàn)在才知道……”
第一:有什么你覺得有如此需要知道重要的事情,我更希望你單獨跟我說;
第二:我真的不關心……
曾有個朋友跟我說過,群眾是低智商的,但行動力很強(句子來源于《烏合之眾》)。
對我來說,朋友圈就是群眾,行動力強到我望塵莫及。
他們不知道為什么,但他們非常明確地知道,他們必須得做這些事情。
總是從虛擬圈子里去發(fā)掘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從社會實踐或者從內心去發(fā)掘、掏空心思去做適合自己的事情。真的很沒意思。
每個說“不忘初心”的人,都說的好像他們有過“初心”一樣。
人無法踏進相同的河流,因為河是流動的。人也一樣。
不忘初心的人,因為長大的他們發(fā)現(xiàn)“初心”是最容易走的一條路而已。請不要夸大其詞。
未來還有艱辛的五個月等著我們,要對付的不僅僅是“秋老虎”……
*注釋:臺風季后的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天氣將更加悶熱,中醫(yī)俗稱之為“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