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當今現實而又殘酷的社會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就需要擁有超強的能力,那么這個至關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
彼得 圣吉在他的《第五項修煉》中給出了答案:學習能力!!!
“從長遠來看,你擁有的唯一可持續競爭優勢,就是比對手更好更快的學習能力。”
想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的人,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 積極學習,時刻和社會保持同步:
我有個初中同學,大學畢業后考上了公務員,他認為這相當于擁有了長期飯票,從此高枕無憂。他畢業后就再也沒有學習過,在他的觀念里,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學其他,學了也是白學,根本用不上。
他對自己的這個觀念極為推崇,而且用到了他兒子身上。他只盯著兒子的學習成績,只讓兒子學好書本上的知識和做好相關練習。對于看任何的課外讀物,了解時政熱點,他都認為那是浪費時間,所以極力反對兒子做這些事。
他兒子今年小升初,他認為兒子成績還不錯,所以就卯足勁讓兒子考市里一所很有名的民辦中學。但結果,孩子落榜了,因為語文考很差。
他沉浸在這種失敗里,好多天沒有緩過來。
后來就聽他不停抱怨:“誰TMD出的題呀,書本上的不考,考課本外的,考時政類的。這還叫考試嗎?一個屁大點孩子,學習書本才是主要的,課外的,時政的,學了有什么用呀。”
他兒子的同學,和他兒子成績差不多,但除了書本上知識外,他還很喜歡讀很多課外讀物,家里人很支持他看這些,孩子年紀不大,卻懂很多,知識面很廣,思維很開闊。所以很順利考上了這所民辦中學。
在這個功利的社會,有太多的父母變得很功利,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要求孩子一味的學!學!學!考!考!考!
父母自己不愛學習,不去了解世界,卻也阻斷了孩子求知的路。殊不知,只有積極學習,時刻與社會保持同步,才可以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成就自己。
2. 做好內歸因:
我有個前同事特別喜歡抱怨。發生了任何不好的事,她都會抱怨,會怪罪他人。
有一年公司開年終總結會,老板讓每個人把自己一年的業務情況做個總結。輪到她時,她把從年初到年尾,所有手上做的不順單子,一一列舉,并把不順的原因,怪罪在工廠拖延,怪罪在客人的不及時,自始自終都沒有說自己的任何原因。
當她做完總結,老板問了她一句“你都做了什么?有沒有你的原因呢?”
她很理直氣壯說:“沒有我的原因呀,要不是他們太慢了,不會導致交期延遲的,這些我也控制不了呀”
年后,再也沒有見她來上班,她被辭退了。
后來聽說她去了別的公司,也只呆了很短的時間,就被辭退了。
我們做事情時,沒有人保證不出問題,但出了問題后,一味的推卸責任,而不知道自省,不去從自身找原因,不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去改變。到頭來,不僅錯過了自己的成長,也丟了“飯碗”。
所以出了問題,我們都需要做內歸因,也就是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哪里做的不夠好,需要精進,這樣不斷總結,復盤,我們才能抓住機會,加快成長。
3. 給時間點耐心
我加入貓群快一個月了。加入之初,雖然每天堅持寫晨讀感悟,但心里卻是很著急的,著急什么時候寫作水平才能提高,什么時候才能寫出好文章。而且每當看到小伙伴們的文章收入不同專題,收入首頁,我就羨慕的不得了。
我越羨慕,心里越著急;越著急,就越寫不出來。于是干脆就不寫了。
不寫的時候,真是百爪撓心,覺得離目標越來越遠,更是沒希望。
別人都在每天進步一點點,而我不寫,就連一點點進步都沒有,那什么時候才能寫好呢。
于是,我讓自己沉靜下來,每天用心地慢慢寫,不考慮字數多少,寫完了再仔細檢查修改。保證每篇都盡自己的能力去寫好。
自己不急不燥了,驚喜反而悄悄降臨了。昨天的感悟被好幾個專題收入,其中就有我最在意的“首頁專題”,真是給了我莫大的鼓舞。讓我更有信心寫下去。
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不要期望一口吃成個大胖子。要把時間維度考慮進去,給時間點耐心,給自己點耐心。我相信那句話,“慢慢來,才是最快的方法”。
知道了以上三種方法,不代表我們就擁有了超強的學習能力。每一種方法,都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的去踐行,才會有效果。
你還等什么呢?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