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東三環附近的央視,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
而無論是誰,只要與這個地方扯上關系,便會自帶流量和話題。
主持人趙普,就是其中之一。
有著一張帥氣面孔的趙普,卻不是因長相而被觀眾熟知。
2008 年汶川地震,他在播報災區情況時哽咽得說不出話,從那以后,觀眾記住了這位真情流露的主持人。
可就在 7 年后,趙普卻用一封辭職信結束了自己多年的主播生活。
崔永元曾說,“趙普是主持人中,最能折騰的。”
的確,比起張泉靈、郎永淳等人離開央視進行“再就業”,趙普的就業之路基本上就是不停地折騰。
1
自小立志成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
進入央視之前,趙普當了十多年的兵。作為從安徽省一個小山村里走出來的孩子,那個時候當兵也許是他最好的選擇。
在他讀初中時,他的姐姐和哥哥都想結婚,可家里卻連一張床都買不起。
懂事的趙普決定放棄繼續讀書的機會。
初中剛畢業,稚氣未脫的他背井離鄉來到北京某后勤部隊當了一名戰士。
那時,新兵連舉行聯歡晚會,平時就喜歡讀書的趙普在那晚朗誦了一首詩。
那首詩朗誦引起了相關領導的注意,新兵連訓練結束,他成為連隊廣播室的廣播員。
那時,他最喜歡的節目就是《新聞聯播》,主持人字正腔圓的樣子讓他羨慕不已。
從那時起,趙普定下了人生目標,要成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
1990 年,退伍的趙普回到老家安徽,一邊在安徽省體育館工作,一邊在電視臺做兼職主持人。
但好景不長,幾年后,父親去世、自己下崗,面對重重打擊,年輕的趙普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無助。
為了不讓家里的經濟收入斷掉,趙普用僅有的 2000 塊錢和朋友擺起了地攤兒。
每天起早貪黑進貨,為了省下路費要扒火車,更要隨時躲著城管的檢查。
幾個月下來,錢不但沒賺到,還把原來的本錢也賠掉了。
原來安徽省體育館的一個保衛科科長了解到趙普的情況后,對他說,“要不你來保衛科看大門吧?”但懷揣主持人夢想的趙普婉拒了對方的好意。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里,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更加堅定地要成為一名主持人。
2
北漂七年,終于圓夢進入央視
1995 年,趙普得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招生的消息,只有初中學歷的他用了 4 個月的時間突襲三年高中文化課,連上廁所的時間也要捧著書。
最終一紙錄取通知書成為他辛苦的回報。
做主持人,標準的普通話是關鍵。剛接觸到專業課的趙普當時分不清“n”和“l”,鬧出了不少像“nannan(藍藍)的天空”這樣的笑話。
為了練好普通話,咬準每一個發音,他將《新華字典》的字連同拼音一同抄下來,每天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練。
不到半年的時間,趙普的普通話進步神速,已經是字正腔圓了。
畢業后,趙普和所有主持人一樣,想進央視,但最終被“你不行啊”的話打回現實。
可他不認輸,要用實力證明自己,“有一天我會回來,而且你會請我。”
其實那時已有北京臺、湖南臺等多個電視臺提出要他的意向,趙普最后放棄了離家近待遇好的省臺,選擇了北京臺,做一名北漂。
別看在北京臺做主持人很風光,趙普那時經常因房租問題搬家。
為了節省房租,他甚至搬到了附近有垃圾場的地方。
可惡劣的環境沒有磨滅他的熱情,幾年下來,趙普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播音員成長為風格多變的主持人。
2006 年,趙普參加央視舉辦的主持人大賽,從 1000 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第三名的成績,順利進入央視。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從那時起,趙普擔任《朝聞天下》主播長達 5 年之久。
3
做出有人情味的新聞
因為《朝聞天下》的播出時間是早上,趙普每天凌晨 4 點就要起床準備新聞。5 年多,他沒有遲到過一天。
2008 年,在汶川地震中真情流露的趙普,一下被觀眾熟知。
2010 年,在青海玉樹 7.1 級特大地震直播時,趙普再度多次情緒激動,哽咽紅眼,更讓他“真性情新聞主播”的形象深入人心。
后來,趙普不再把播新聞作為自己的目標,如何做出有人情味的新聞成為他的新目標。
2011 年 9 月,《晚間新聞》改版,由 20 分鐘增加至 30 分鐘,節目結束前,趙普會發表三四十秒短評,這些評論大多出自他的筆下。
在《晚間新聞》中,他會說“趙普在北京祝您晚安”,會隨新聞時事即興而變,比如“祝天津晚安”“祝蘆山晚安”“祝釣魚島晚安”……改版后的《晚間新聞》收視率節節攀升。
2015 年 11 月的第一天,在說完最后一句“趙普在北京祝您平安”后,他離開了工作 9 年的央視。
如今 46 歲的趙普用五個字來概括自己辭職的原因,“不重復自己”。
也許那個時候的趙普覺得自己像“溫水煮青蛙”,喜歡挑戰自己的他,在最巔峰的時候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4
從知名媒體人轉變成文化創業者
離開央視后的一年,趙普曾創立自己的棗子品牌——“普哥”焦棗。
那是與公益相結合的一個項目,是趙普幫安徽老家的鄉親打造的一個社會企業品牌,為的是帶動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
那會兒,無論他走到哪里,背包里總是帶著一包焦棗,“你等一下,我給你嘗一嘗,告訴我產品體驗。”
因為他的參與,解決了焦棗滯銷的問題。
閑不住的趙普,又在今年 1 月加入原創手工藝電商平臺“東家APP”,成為創始人之一。
工作之余他會去中歐商學院讀 MBA 課程。另外,他也是普雷資本的創始人、董事長。
離開主播臺的趙普,已完成了從知名媒體人到文化創業者的轉變。
可人到中年才開始創業的他,繁忙依舊,生活里沒有輕松可言。那個曾在電視上一臉嚴肅播報新聞的正經臉也會調侃自己,“創業狗,身不由己!”
“像我這個年紀,衣暖食飽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絕大部分瑣碎的問題沒有了,自然就要去做自認為更有價值的事,也許在別人看來這些事沒有價值,但我不在乎。”
離開央視后,有人問趙普有過遺憾嗎,他說,“我做事從來不后悔的。”
他希望自己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所有說出去的話都是要兌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