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倚天屠龍記》,總是覺得周芷若是被張無忌所辜負的,張無忌對不起她。
本來光明頂上順利成親,明教峨嵋從此一家,管他什么倚天屠龍,管他什么號令爭鋒,全都可以停下來了,他們就是一對羨煞鴛鴦的璧人。
那時我為什么會這樣想?
因為在光明頂上結婚的時候,周芷若已經練過了九陰真經,此時她手中尚有降龍十八掌的秘籍和武穆遺書,這兩樣東西她婚后不給張無忌又給誰呢?滅絕師太讓她發的毒誓她都舍得為了張無忌而違背,她還有什么不能為張無忌付出的。
可是時間過了這許多年,我再次看《倚天屠龍記》時,卻是越看越傷心,越看越不忍。周芷若一切的結局,其實都是她妥協的結果,都是她自找的。
她為自己要的實在太少,一點點她就滿足了。
小時候,父親被元兵害死,她需要一個歸宿。張真人把她帶上武當山后又送往峨嵋,理由是武當山上沒有女眷。
其實若果仔細看書或是看劇都可以發現,處于少年時代的無忌和芷若已經相愛了,書上寫得則是相當直白:“張無忌目送太師父帶同周芷若西去,只見周芷若不斷回頭揚手,直走到一排楊柳后面,這才不見。他霎時間只覺孤單凄涼,難過無比,忍不住又哭了起來。”
按照正常的邏輯,張無忌被胡青牛醫好后肯定是回到武當山來,他很快回來兩人就算是青梅竹馬,他要是遲一點回來兩人也只是縮短婚前熱戀時間而已。無論如何,只要她留在武當山上,他倆總可以在一起。
可是張真人一封書信就把她送走了,她一點反抗都沒有就到了峨嵋派。如果說她那時還太小,還不懂事,還不知道自己可以憑借小姑娘的身份給道爺們撒個嬌就可以留下來,可是后來她遵從滅絕師太發毒誓又算什么呢?
說她是徒弟,要聽從師父的號令。是的,紀曉芙不聽從滅絕讓她“色誘”楊逍然后伺機將其“擊殺”的妙計,最后死于滅絕掌下,她這是在吸取師姐教訓所以權宜之計違心發誓,因為她后來又違背誓言和張無忌去拜堂了嘛!
其實,她發誓是向師父妥協,她去拜堂是向張無忌妥協。
自張真人將她送到峨嵋那一天起,在張真人眼里,這個小女娃未來就要做師太了,她怎么會成為自己最喜歡的五徒弟兒媳婦兒呢?
不信就看證據。
張無忌在光明頂的婚禮上跟著趙敏就走,哪里給周芷若面子了?可是張真人說了一句話了嗎?他這樣的武林泰斗,說一句話比圣旨還有用,可他從頭到尾一言不發。如果她真的喜歡這個孫媳婦,那再護犢子也得罵罵張無忌這個混小子吧。
再后來,她繼續妥協,嫁給了宋青書。那是一個她根本不愛的男人。
有人說,女生要嫁給一個愛自己的男人。別信,你又不是那個女人,你也不是那個男人,你不會知道她是否真的就幸福。八戒也是很愛高小姐的。
你看,周姑娘這樣一路妥協,別人想做的,都逼著她去做。所以最后你可能會覺得她一下子就變壞了,其實那是因為一直有比她強大的人在讓她妥協,其本質就是她之前的人生道路是被人家預設好了的。
張真人、滅絕師太、張無忌,這些一個個的大高手,在她真的成為大高手之前,給她的人生軌跡畫上了一道又一道印戳。
當她成為大高手之后,已經幾乎沒有人敢給她預設道路了,她終于不用妥協了,這個時候她需要自己做決定了,但是她被牽著走慣了,她毫無處事經驗,所以我們看起來她似乎一夜之間變壞了,其實她是茫然而可憐的。
每一次妥協,她都在失去,那個從她十歲就認識的張無忌,最后跟著趙敏走了,留下她在峨眉山青燈伴古佛,留下她一個人在江湖里繼續孤獨飄零。
看到她這樣的結局,我的內心是很不忍的。
所以,當我打開書頁,看到“周芷若將魚骨雞骨細心剔除干凈,每口飯中再加上肉汁,張無忌吃得十分香甜,將一大碗飯都吃光了”和“漢水舟中喂飯之德,永不敢忘”,都在那早已發黃的書頁上聞到了醉人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