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生活的困獸,別讓生命留白

要么庸俗,要么孤獨

今天朋友圈被一篇名叫《此處故意留白》的H5動畫刷屏了,先不討論該動畫制作公司的抄襲行為及其態度。它被瘋狂轉發,還是因為內容深深擊中了那些外表光鮮,實則每天加班成狗的廣告、媒體行業的心。

這樣的“爆款”,總是能不偏不倚地戳中人們內心最柔軟、最隱蔽之處,它們訴說這我們正在經歷著的煎熬和掙扎,把心中最后一點點的倔強擊破。

我們思索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生活的意義?怎樣才能突破固化的思維和按部就班的生活?……這些其實就是哲學,它不是個太深奧的話題,一直與生活忽遠忽近。

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意義?

幸福是否有高低之分?

在人工智能愈加發達的今天,該如何認識自己?突破自己?

……

與拾用一起,走進哲學家的哲思人生,聽聽復旦大學哲學名師郁喆雋如何解答。

問題1:郁老師的課一開始就提到“哲學始于驚訝”,要常常發問,那么學習哲學應該具備其他哪些品質呢?

郁喆雋:“驚訝”僅僅是第一步,任何的驚訝之后,都需要系統的思維,包括和人聊天,適當閱讀一些哲學原著,而不能僅僅止于驚訝。

還需要一個很重要的品質,要甘于寂寞。思考很深的問題,需要一些定力。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只能一個人做,別人沒有辦法來代替你完成。比如沒人能代替你吃飯、生老病死,還有思考哲學問題。我們很喜歡讓別人幫你把所有問題都思考好,把一個標準答案告訴你。哲學并不能起到給出標準答案的作用,很多時候哲學只是幫你開個腦洞,但并不負責給你答案。哲學最多給你一種思維修煉,讓你更有效地思考。

哲學這個詞在古希臘語中由兩個詞構成,philia是愛,sophia是智慧。哲學和以往的智者有點不一樣:智者要把握真理,掌握唯一標準的答案;而哲學中philia表示一種愛,不是愛一個人告白了在一起后愛就終結了,而是每天都有愛,每天都可以往前進步。

問題2:郁老師覺得每個人都需要學哲學嗎?

郁喆雋:哲學其實是一個內部多樣性非常大的學科,有些問題和自然、物理比較接近,類似夜觀星象;而有些問題把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比如說我們應該怎樣生活,我們的道德應該怎樣。

如果你看什么哲學書都暈,可能你還沒有做好準備,你不用現在就直接閱讀哲學的書籍,因為你們現在很年輕,人生還很漫長,現在可以不要思考這些問題。

有的人到了中年甚至晚年,會突然對哲學一下開竅了。哲學家中也不乏這樣的先例,比如德國哲學家的康德,他的哲學思想到了五十歲才到了黃金期,所以大家不要苛求自己。

問題3:幸福有等級高低之分嗎?我們可以隨便評價別人的幸福嗎?

郁喆雋:對現代人來說,幸福是一個誰都會面對的問題。幸福有沒有高低之分?我覺得對自己來說,幸福肯定有高低之分,人不能總是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階段,你要給自己設定一些大目標、小目標。每個人必須給自己設定一個可以追求的幸福。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價值觀非常多元,會有這樣一種局面:一人之美酒,另一人之毒藥。你認為很值得追求的,對別人來說可能并無價值。比如你渴望找到一個心儀的愛人,感到與他相伴會很幸福;但另外一些人享受孤獨的狀態,孤獨終老才是最令他舒服的生活方式。任何一種評價都可能包含了某種意義上的歧視和偏見。

問題4:很多人都有選擇恐懼癥,經常很糾結,所以想知道當我們要做出抉擇時,哲學會怎樣幫到我們?

郁喆雋:如果哲學能夠給你幫助,那他會幫你換一個視角來看現在的處境,看周圍的世界。但我也承認,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僅需要一種理智的思維,在很多時候,人需要有一些激情的推動。當你有選擇恐懼癥的時候,有時候更需要有一些勇氣去面對你自己的處境,甚至要有勇氣去承擔你做出選擇之后可能產生的結果。

問題5聽了課才知道我們對“存在即合理”一直有誤解,那還有沒有其他被大眾誤解的哲學觀點?

郁喆雋:我覺得“存在即合理”可能是中國人對哲學的一個最深、流傳最廣的誤解。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的時候,不是對現狀的辯護,字面上的意義并不是說現實的東西都是對的、沒有錯的東西。他說的合理指的是符合理性,他所說的理性觀點類似于一種文化的含義,現在的各種現實狀況都是在絕對精神展開的路途中。

當有很多人用這種錯誤的“存在即合理”來對你說話的時候,基本上接下來的五到十秒鐘就要開始耍流氓了,等于成為了一個提醒你的信號。還有非常多的其他的誤解,比如一分為二地看事情、是不是所有東西都有兩面性,但你查一下莫比烏斯環,你就知道它只有一面。

還有一些更加通俗哲學的說法,比如我們經常會聽到“屁股決定腦袋”,也是為做出不合理的決定進行辯護。當我們看到類似的命題,我們總是能找到反例,所以要保持警惕。

問題6想問郁老師之后的課上還會有哪些思想實驗,透露一下吧?

郁喆雋:我們今年一百多期的節目分成了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道德政治,社會哲學,我們已經舉過一些思想實驗的例子,比如說電車難題,這是非常經典的道德困境。可能在第二第三單元中,尤其是在第二單元中,會涉及形而上學、本體論和認識論,我們可能會結合很多電影中的例子。

我也會借用一些腦洞大開的問題,比如當一個人的眼睛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從小生活在一個只有黑色與白色的房間里,當他成年之后走出這個房間,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還是黑白的?

再比如,如果你變成了一只蝙蝠,你的視力很差,但是通過超聲來認識這個世界,那對你來說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這些都是形而上學和認識論中的一些問題。

問題7對人工智能和人類智慧之間的pk很感興趣,郁老師的節目中會涉及人工智能嗎?期待~

郁喆雋:郁老師非常喜歡討論人工智能問題,這對哲學來說也是一個挺新的領域。有一門哲學的最新分支叫人工智能哲學。說新其實也不是非常新,在哲學看來,陽光底下沒有新東西。人工智能哲學中的一些問題其實和本體論、認識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最近幾年,關于人工智能的電視劇和電影都層出不窮,比如最近很火的《西部世界》。

為了更深入地思考人工智能問題,我把七十年代的兩個最初的電影版本都復習了一下。人工智能這個問題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方向展開,比如說技術的問題。一直到二戰之后,人們始終存在一種擔心,技術能力太強,比如原子彈,會不會因為某種疏忽把人類毀掉?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科幻的話題,但大部分人擔心的是很實際的問題。在最近的三五年中,英中文翻譯工作基本上已經可以被谷歌翻譯替代了。如果人工智能也可以在社會政治領域引發一些挑戰,你現在做的工作會不會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被取代?這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

比如你家有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做一切家務,會對你的家庭造成什么樣的沖擊?

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一個觀點,倘若真的有超級人工智能出現,那就好像出現了一個新的神。這時候人的任何擔心憂慮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但對人本身造成沖擊比較大的是:人怎么來認識自己。到現在為止我們僅僅知道只有人是有智能,但我們并不知道智能是如何工作的,所以這是一個反思性的問題:人的突破到底在哪里?

問題8:我和郁老師一樣是個電影迷!郁老師能不能再推薦幾部自己喜歡的電影?

郁喆雋:我非常喜歡看電影,所以在復旦開了一門課,叫《電影中的哲學思辨》。最早開這課的原因就是為自己找一個借口,因為每當我在家里不務正業地看電影的時候,我老婆就不能再說我了,因為我可以說在備課。其實很多電影本身是好電影,但我的視角是用一些哲學的理論來解讀這樣的電影。

給大家推薦幾個。最近有一部電影叫《無理之人》,還有《末日哲學家》、《大衛戈爾的一生》都與哲學有關。但很不幸,上述這三部電影中出現的哲學家都給人一種敗類的感覺。

除了以哲學家為主題的電影,還有一些科幻片,比如我剛剛提到的《黑客帝國》系列。我也很喜歡看英劇《黑鏡》系列,第三季有非常多樣的主題,既有對網絡的擔憂,也有技術失控的問題。還有一些虐心的電影,比如主題涉及死亡、人性的虛無、安樂死是不是應該合法化等等,這一類我尤其推薦一部叫《深海長眠》的西班牙電影。當然更多的電影是關乎人生的道德選擇,尤其在極端狀況之下。

最近談得比較多的是《天空之眼》,講的反恐戰爭中,如果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平民小女孩的傷害的時候,是不是還要冒這個風險、承受這樣的代價去炸死一個恐怖分子的頭目。這些問題是都是和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緊密相關的問題。

問題9:郁老師說要經常開腦洞,可是我感覺我思維已經固化了沒什么想象力了,要怎么辦呢?

郁喆雋:通過哲學開腦洞是哲學的一個預期不到的結果,我們不以開腦洞為目標,但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在標榜要特立獨行,跟別人不一樣,但其實說的話、穿的衣服、審美、價值都挺像的,這是一個很矛盾很吊詭的事情,說明我們這個社會是一種高度軍事化的。所以你要過一種怎樣的人生,我們覺得我們在選,其實我們選的對象都是市場和媒體造出來的。可以說我們每個人腦子里已經裝了很多配方奶粉,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要掙脫這種固化,我們其實有很簡單的方式:看看別人怎么生活,別人怎么過日子。你可以旅游,到世界的不同地方,去看看別的國家跟你年紀差不多的人在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歡旅游,你喜歡宅在家里,你可以看看電影讀讀小說,包括哲學書,讓你可以在不進行物理位移的時候,有另外一個時代的人穿越過來跟你聊天。

但這個意義并不是說去找一個比自己活得更慘的人,這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讓你打破頭腦中的鎖鏈。我很喜歡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洞穴隱喻,我們的民族、語言、出生的家庭、受到的教育,無形之中給我們造了一個洞穴。在這個洞穴里面我們覺得很溫暖,但在洞穴外面有一個更加精彩的世界,你要擺脫這個洞穴

問題10:如果世上有變異僵尸,怎么確定自己是人類還是僵尸呢?

郁喆雋:前不久剛剛看了生化危機的最后一集,我要給差評,因為它背離了僵尸片的最重要的思想。僵尸和正常人最大的區別在于什么?每個人都有自主性,為自己做決定,也尊重別人的選擇和決定。但僵尸可怕的是,咬你一口,他會把你變成他,這是最險惡的地方。

任何的僵尸片背后在我看來都是一種社會隱喻。羅素曾經說過一句話:“參差多樣乃幸福之源。”但僵尸片體現了幸福社會的一個相反的狀況:假如我們所有人都一樣,這個社會會怎么樣?至少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狀態。僵尸可怕的地方不是因為長得丑,而是在于他把你徹底同化,讓你變得沒有辦法反抗。至于你自己現在是不是僵尸,可以想一想你和周圍的人有多不一樣,你有沒有獨立的人格和精神特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本文為約稿文,謝絕約稿者之外的一切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首發于《外灘畫報》旗下微信公眾號“文工團”。 開場白...
    LostAbaddon閱讀 17,279評論 26 36
  • 姓名:黃禮龍 公司:余姚大發化纖有限公司 2017.6.16-18上海盛和塾264期 《六項精進》學員 組號:樂觀...
    黃禮龍閱讀 106評論 0 0
  • 你不喜歡我, 有什么關系, 反正我也不喜歡你。 愛笑是你的權利, 抱歉, 逗你開心不是我的義務。 你有你的情緒, ...
    啞魚蘇一閱讀 265評論 0 1
  • ——世界是理性的,而人是感性的。 想征服理性的世界,先征服感性的自己。 情緒管理:任性前,想清楚要付出的代價 一位...
    普雷閱讀 584評論 2 5
  • 巨嬰,不是說這個人心態幼稚,而是說他的心理結構和反應模式停留在嬰兒期,而且是早期,就是零到六個月的口欲期。
    每日砍柴閱讀 1,965評論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