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近二十個同學到二中參加市田徑運動會開幕式的訓練,留下部分學生,要上新課,缺人太多,不大合適,想起以前曾給同學們聽的《作文笑傳》,孩子們可喜歡了。對了,今天就干這個了。
于是,我在教室的電腦里登錄微信,打開公眾號《中小學作文教學》里的“聽書”,作文笑傳——《我拉,我拉,我拉拉拉》,大意是講一通老師的拉面技術高超,把一個面團拉成無數根細長的面條,配上香濃的牛肉湯,讓兩個愛徒——阿木和冰晶大快朵頤,嘖嘖稱贊,并從中受到啟發,寫作就像做拉面,把句子寫長,寫具體,也就是我們常常做的“擴句”練習。“牛肉湯”呢,就像我們常說的“改變句式”。形象的打比方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聽完了,還沉浸在“拉面與牛肉”的故事中,好像也吃了一碗噴香的“牛肉拉面”。想著他們的習作,大都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我趁熱打鐵,“你們也能做句子拉面嗎?”,同學們信心滿滿地回答,“能!”我隨口說一句——“小明唱歌”,你們能不能把這4個字“拉長”?“讓我們來比賽,3分鐘,看誰把句子拉長。”
同學們快速地寫著,我提示,可以從時間,天氣,環境等方面來擴寫句子。巡視一圈下來,看平時寫得較少的孩子,也寫了兩三行,真的把句子“拉長”了。同學們彼此交流著,臉上露出滿滿的成就感。
休息一會兒,帶隊老師在微信群里轉發了開幕式的實況錄像,這些上課的同學沒機會去現場觀看,我就讓他們欣賞實況錄像,同學們被現場宏大的氣勢震撼了,看到我校同學穿著統一的服裝,動作整齊,表演籃球操,羨慕極了。當然,我不會讓他們白看的,看完了可是要寫作的,孩子們一改往日“咬筆桿”的現象,刷刷地開寫了,不一會兒,寫作能力較強的孩子就寫了一大篇了。
在這一刻,習作似乎變得容易起來。這是為什么呢?我在問自己,平常我常常強調,要寫具體,擴句練習也做過不少,可學生下筆就覺得難,寫起來像“擠牙膏”似的,今天,只是改變了一個說法——“拉面”,孩子們便欣然接受,看來,不是孩子們寫不出,而是我的方法不對,沒有找到孩子喜歡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