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因為朗誦和閱讀,好似激發了我心中欣賞美的種子,我果斷跑到寶島眼鏡店換了一副帶了很多年的眼鏡,雖然費用超出了我的預算。
連支付寶都提醒我要合理消費了,估計這個月和下個月都要吃土了,但同學都說萌萌噠。
這就夠了。
今天一天在學校,算是做了一件事,就是被老師放鴿子。連著我放同學的鴿子,捂臉飄過,我不是故意的。
在圖書館呆了兩個小時,我竟然睡了兩個小時,有朋友說,他也很想在學校的圖書館睡覺,全當是回憶了,但是光陰一去不復返,有些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而我,還在這繁復的日子里掙扎。
沒有收入的孩子,根本沒有安全感可言。
為此,因為超期了兩本書,被圖書館的阿姨生生地從飯卡里扣掉了17塊大洋,我到現在還耿耿于懷。
以后要多去借些書來看,也不枉費了我這冤枉錢。
02
和同齡人相處,我反倒是自在的。但是和長輩待久了,我就渾身不舒服。
掐指一算,我已經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相處了一個月了,多是拘泥的。
有一些方便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方便的地方。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另可一個人過的。
先說生活習慣上,雖然沒有很大的沖突,但是我一向是晚睡晚起的,早上吃早飯也吃得較晚,但是三餐還是要吃的,也吃得比較新鮮,蔬菜瓜果一樣也少不了。
我不是頓頓要大魚大肉,但是菜一定要新鮮,但是長輩就會不這樣想。
都是腌制的,還有些海鮮,哪個菜都放,我的嘴巴習慣,我的腸胃也適應不了,這些天一直鬧肚子,也不合口味,吃也吃厭了。
還不如外賣好吃。
其次,我一向習慣出門在外,能自己動手的就自己動手,雖說不是立即行動,但還是事事要親力親為。但是長輩在了,就洗內衣內褲這件事,我還真是忍受不了。
我幾次表明態度,我自己會洗的,但每次出門回來后想洗就發現不見了。
不是說其他有什么沖突,就是重男輕女這種思想觀念,我就忍受不了。
憑什么把我的內褲放在下面,在上面才能吹干啊。
最后,就是一個個人自由問題。
趁我不在房里,進進出出房間,我不疊被也是我的自己空間啊,雖然我沒有說什么,但是感覺自己的領地受到了侵犯,被別人莫名其妙侵犯了一樣,這實在是我不能容忍的地方。
04
以后,不管遇到再大的事情,多需要長輩搭把手,我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再進門了。
我寧可多花點錢,請個鐘點工,或者把事情包辦給專業公司,也不想再讓被人來摻和了。
一個星期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何況是一個月兩個月,簡直是要被逼瘋的節奏。
幸好,這幾天比較忙,也不在家待著,才能出來喘口氣,和同學聊聊天吃個飯,緩解一下內心的焦慮。
要說,與長輩的溝通,我是沒有耐心的。
本來就是一個內心爺們的人,偏要做出一些俯首稱臣的事情,是難以踐行的。而且和長輩說話,最要考慮的是他們的心情。
因為,他們已經很難改變了,所以很難理解你的一些所謂科學現代的理念,反而說多了會冒出更多的矛盾和沖突。
05
一個人高質量的獨處,勝過在一個已經不適合你現在成長的環境里沉溺,要好得多了。
在一個人生活的時候,經歷一些困難和繁忙,我覺得都是必要的。
這正是你獨立所需要經歷的一個必要的過程。
而長輩似乎還沒有明白,他們眼中的孩子,其實早已經蛻變了,長大了,不再需要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
盡管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其實生活還是自己的,舒不舒心自己最知道。
最理智的長輩,就是在該功成身退的時候,能回到的自己位置上,享受自己晚來的愜意生活。
而不是,說好聽了是照顧子女,說難聽了是攪和年輕人的生活。
06
有些人說這是不孝。其實并不是。
父母與我們,我們與子女,雖然是有著不可解說的關系。
但是,我們都在別離和目送。這就是人類正常的發展軌跡。
就像作家麥加對18歲赴美留學的兒子所說的,我們為這場別離,做了18年的準備。
而農村或者說大部分中國的老一輩人,都很難想透這一點。總覺得欠自己太多,或者子女欠自己太多,需要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相互照顧。
這種陋習,已經讓一些家庭成了畸形的組合,多少殘忍的、自私的,不懂得如何感恩的孩子都來自這樣的家庭。
因為相處太久,雄鷹該展翅的時候,老鷹沒有讓他高飛,這是違背天性的,他已經錯失了必要的情感經歷和社會閱歷,而成為一個只會索取,或者是對哺育自己的父母還有一種仇視的態度。
只有一個人獨自在這個熔爐的社會里鍛煉了,回家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和善意,有一句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真正能擁有幸福的家庭,必定不會是和長輩同住的;
真正能感受到舒心和快樂的人,必定是獨自在黑暗里摸爬滾打過的;
真正能讓一個人成長的,必定是高質量地獨處。
有些愛,并不適合朝夕相處,比如成年后的子女和長輩。
更多的時候,是距離產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