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脆弱的,這個世界在教會我們要堅強、要成功,要為了更好的生活奮不顧身、日夜兼程的時候,卻忘記了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脆弱,面對生活最真實和本質的意義。
我不是一個憤青,也并不想對社會和現實口誅筆伐,更不想將逝去的靈魂帶入到文章中來,讓他們走了還落不得一個清凈。可是,這或許是他們的愿望,是他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想要告訴我們的一些關于生命的東西。
就在今天,2016年9月8日,全中國人民的微信都收到了一條信息:90后美女演員徐婷患癌去世,愿你在天國沒有痛苦只有快樂。
在這之前,我并不知道徐婷。看著標題還有附的那張年輕、美麗、氣質不凡的照片,我點了進去。一個和我相同年齡階段的年輕生命,一個比我活的更精彩、更努力、更接近成功的90后新生代實力派演員,就這樣與世長辭,留下我們獨自思考生活的意義。
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徐小婷說到:“無論還能活多久,我想在剩下來未知的時間里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畢竟,這26年來我好像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徐小婷家中有七個小孩,自己排行老三,上大學后便自己工作賺學費,拼命熬夜拍戲給弟弟賺學費,替父母還債、買房。
從徐小婷26年短短的生命描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到她一定是一個上進的、有夢想并為之不懈努力的現代女性的標桿。很多人傾盡一生的去追尋出人頭地、豪車洋房,屌絲青年們越來越仰慕那些晝夜不分的斜杠青年,喜歡看諸如《我是怎樣月入十萬?》之類的文章。其實這些本身絕對是好的,也是社會正能量的體現。可是,如果我們已經瘋狂到用生命去換取一個“斜杠”的稱號和每個月銀行卡上多的一個0,那又是不是一種生命的悲哀呢?
現在這個社會不知道有多少人,上半輩子用生命掙錢,下半輩子,花錢買生命。
同樣,還有很多我們熟知或不熟知的人,都用生命給了我們相同的警告。
我今天之所以會在簡書里寫這篇文章,并不僅僅是因為看了關于徐小婷的這則新聞。對于現代社會環境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關于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意義,很早以前我就開始思考,雖只是淺知拙見,卻不由得我們避之不見。
于娟有一本生命日記——《此生未完成》,這本書是在她得知自己患乳腺癌并接受化療的一年多里記錄下來的。
29歲的于娟得了乳腺癌,在與病魔堅強樂觀的抗爭了一年多以后,在遺憾中離開人世。她曾經何嘗不是一個努力、上進、拼命的女強人,集“留洋博士”、“才華青年教師”等于一身。然而就在自己事業剛起步,兒子剛會叫媽媽的時候,撒手人寰。
在《此生未完成》中,作為博士的于娟給我們理性的分析了他為什么會得乳腺癌的原因,并想用自己的生命給后人一些前車之鑒:
1、飲食習慣
于娟不僅在為人上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女中豪杰,在飲食上也是快意恩仇。她總結到,在生病之前,她的飲食習慣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瞎吃八吃”、“暴飲暴食”、“嗜葷如命”。這樣顯然是不行的。
科學的飲食習慣應該是多吃糧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雞、鴨、魚、肉、蛋、奶等。
2、睡眠習慣
現代這個社會上,太多的年輕人莫名其妙的得了癌癥,或者莫名其妙的過勞死。熬夜、晚睡、第二天起不來,這些都是在揮霍生命。
我們現代人,不可能脫離社會發展的軌跡和現代的生活節奏以及身邊的干擾,那么,在能控制的時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時候盡量善待自己的身體。
這是于娟用生命給我們的建議。
3、突擊作業
在于娟的三十年生命里,花了二十多年讀書,考取各類證書。她很聰明,很多考試都是考前兩周突擊,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和我們很多大學生一樣。
她最后告訴我們: 做事要細水長流,不要如男人大力掄大斧一般地高強度突擊作業。
4、環境問題
這個當然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畢竟這是工業現代化的“美好產物”。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做出一些改善,比如,將住址選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或者在家里種上幾株植物之類的。
讓我們聽進去,只要能幫助到一個人,也是她的愿望。
姚貝娜,我們應該很熟悉了,我們永遠忘不了她動聽的歌聲,她的音樂也永遠留給了這個世界。
在這里又把她舉出來,只因為想讓大家更加重視我們當下的生活方式。
除了他們,還有很多。據統計,每10萬男性中大概就有300多人患癌癥,每10萬多女性中有200多人患癌癥。我無法一一列舉,也不想給大家造成恐慌。
其實,只要大家用心對待生活,注意飲食、養生、運動健身。不要將生活的意義單一的交給買房買車、錢權物欲,上天會給我們一個精彩完整的人生。
謹以此文獻給每一位努力奮斗的現代人,希望我們在追求理想的同時,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