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一早起來,弟弟就開始一個人在弄熊二的一個玩具,突然一只手掰下午來,他馬上停止所有動作,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看到這樣我馬上向前,剛想脫口而出:“沒事沒事,弟弟,沒關系,繼續(xù)玩,就是個玩具而已”,但我意識到了什么,馬上改口:“哇,弟弟,好棒啊,熊二的手你都拆下來了啊,好厲害!它可能有點疼,弟弟,裝回去好不好啊?”我看到弟弟馬上就笑了起來,沒有那種好像做錯了事的愕然情緒,然后我抓著他的手把熊二的手裝回去,一邊操作一步模擬聲音,這個過程弟弟非常開心,最后呵呵的繼續(xù)折騰熊二。
? ? ? ?我內心很感慨,其實我要脫口而出的話語之前常常用在我女兒身上,通過父母成長學習,我了解到這是“安撫模式”、“給予模式”,無形中孩子學會了索取;而跟弟弟說的話是“欣賞模式”、“肯定模式”,肯定了孩子任何行為的正面動機,植入了孩子“有能力、自己搞定”的信念。弟弟雖小(16個月),可他燦爛的笑容、自信的笑聲卻會因為父母的正確點滴言行而得到持續(xù)并最終成為能力,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