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了個nas

老早以前就像弄個nas了,隨著工作生活越來越依賴電腦,硬盤里慢慢就有很多數據了。再加上曾經有過兩次非常嚴重的數據丟失經歷,老想著怎么作備份更加合適。思考過幾個方案,

1、完全使用云盤(如百度網盤……)奈何有時候數據讀取實在太慢,過于依賴網絡,小文件還行,大文件瘋了……

2、移動硬盤,買了三塊,750G、2T、1T,老覺得不太安全……文件又太分散了,老要記著,這個盤裝了啥,那個盤裝了啥……

3、群暉,這應該是呼聲最高的nas了……說nas的10個里,七八個都得提到他,奈何價格非常不香……老是沒下定決心……

4、黑群暉……(咱不會啊OTZ)

偶然間,逛TB的時候,發現了有人把瘦身機拿來改造,做了黑群,而且只要300+!當時也沒多想,直接就入了一臺……幾天后收貨,裝機,在簡單的設置以后,真的能用了(喜出望外的我)

PS:

解釋一下,瘦身機一般來說,相對于個人用PC來說,性能較差,一般配合服務器使用,作為一個終端存在,復雜的計算都由服務器完成,瘦身機主要作為一個顯示、錄入信息的工具,所以價格低廉(性能也低,所以不耗電)。有時候會配硬盤,有時候直接就是無盤那樣用。由于機身纖小,所以,匹配的硬盤只能是2.5寸筆記本硬盤。

我買的是3.5寸臺式機硬盤,雖然系統裝完了,但硬盤太大 ,沒地方放……這可愁壞了我。這時候,余光掃到了家中落灰的一個空機箱上,于是,在我的動手之下,搭載著瘦身機內在的主機橫空出世~

瘦身機的接口圖(TB借用)
跑成功的黑群
用一根鞋帶綁在機箱里的造型1
用一根鞋帶綁在機箱里的造型2

當然,這么大的體積,只能放桌子下面了……

全部造型

開始試水,只是買了一塊4T紅盤,用著用著就覺得不行,這樣數據還是不安全啊……于是,果斷下單,又入了一塊紅盤組Raid1。這樣就踏實了,其中還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難,例如,安裝之前,擔心主板的設計,不能塞入兩根數據線(需要上下層疊,怕搞爛主板),但毛主席說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最終,確認層疊數據線是沒有問題的,這樣,我又把新到的硬盤一起放到了機箱里面。

插一個上
插一個下
都插上了
第二個角度
交叉線特寫
仰望角度

這樣又過了一陣子,老嫌會踢到主機,也覺得機箱好大,隔著腳煩躁……本著有效利用空間的目的,又開始了新一輪折騰。之前做過hp 800 g1的支架,做過設計圖,所以想著給nas做個亞克力箱子吧,于是,某個周六的早上,開始了思考和研究。先用尺子測量好瘦身機的寬高,要把電源也擺進去,所以得預留多點位置。然后就用什么方式呈現機箱的拼合部分,思考良久,總之,不要一顆釘子,全部用亞克力完成。這時候我想起了之前買貓糧的時候,送了一個貓窩,完全用紙板拼接,非常巧妙,于是我也有樣學樣,先在廢紙皮上裁剪出實際大小的外殼,然后……(省略……)

最后我還是暫停了這個方案,整個方案最最麻煩的地方不是機箱,而是硬盤!如何把硬盤融合進亞克力機箱,才是最大的問題……于是萬能的TB再次給了我靈感,我直接買了個亞克力硬盤支架……今天剛到貨并裝好……

還有其他的問題,本身瘦身機的設計就是內置硬盤,而我硬性外置,就不能要原裝側板,如果要原裝側板,就必須改造它,要開孔……好在N年以前,我買了一套電摩工具。這時候派上用場了~;怕長期工作散熱不好,找來了以前機箱的風扇;怕會有灰塵,找來了過去用的防塵罩;怕沒有散熱接口,在主板上找啊找,發現了CHF AN字樣的接口;用風扇直插上去,插不上……又翻工具,找到了可以橋接的電源轉接線;沒法固定風扇,扎帶派上了用場;終于,各種忙活之下,整合的機器出來了~

切割了側板、扎帶固定了風扇防塵網電源線、數據線終于可以放出來了


TB的支架
整機
家中網絡全家福
工作中的nas特寫
黑群軟件界面
軟件界面中的機器信息

當然,這樣還是不滿足的……因為我的亞克力箱子還是沒定制成功啊……

未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