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非誠勿擾》是我的一個愿望。
這個愿望得追溯到2010年,那時候我讀高二,也是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開播的第一年。小高考第一天晚上,在學校安排的住宿賓館,我的舍友看到有的房間能看電視,于是,也忙活著打開電視??赡苡捎谛盘柕脑?,電視機里面只有江蘇衛視比較清晰。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看了《非誠勿擾》的相親節目。
2010年,馬諾是《非誠勿擾》里面比較火的女嘉賓之一。她的經典座右銘——“寧愿坐在寶馬車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至今仍廣為流傳。大家都說她是拜金女,罵聲不斷,她也因此迅速走紅,成了網絡紅人。除她以外,馬伊咪等人也借助《非誠勿擾》的舞臺走紅網絡。
我喜歡《非誠勿擾》里面24位女嘉賓上臺時一致的步調,我喜歡男嘉賓從自動門里出來加上帥氣的BGM的精彩瞬間,我喜歡特約嘉賓對男女嘉賓的評價與愛情的獨到見解??傊?,那時候的我就萌生了一個念想——我要去南京上學!我要參加《非誠勿擾》,哪怕坐在觀眾席上也可以。
一年后,我實現了去南京上學的目標。剛去一個新的城市,很容易被周圍新鮮的事物所迷醉。在大學里,我參加了唱歌比賽、也去越野大賽湊了熱鬧、出去野炊、春游。各式各樣的活動都有參加過,但就是一直沒有機會去《非誠勿擾》的舞臺。唯一的一次《非誠勿擾》錄制招觀眾,我卻怕回來太晚而放棄了(宿舍11點有門禁)。
最后,參加《非誠勿擾》成了我的口頭禪。
“我還不想離開南京啊,因為我的愿望是參加《非誠勿擾》,我還沒參加過呢,怎么能離開呢?”
對一個城市的留戀,大抵如此。不需要多么驚天地泣鬼神的理由,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表達心底的愿望。
于是,時間一晃就是六年。如今,已是2017年。特約嘉賓從樂嘉變成了黃磊和黃瀾,七年時間,唯一不變的是孟非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和觀眾們對男嘉賓從自動門里走出來的驚喜眼神;七年時間,我也從一個幼稚懵懂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懂得很多道理的大女孩;七年時間,我的心態也一直在改變,不就是個做秀類節目嘛,不參加也罷……算了,難得有這么一個愿望,還是等工作了再參加吧。
沒想到學校舉辦了校園類的《非誠勿擾》活動。我其實很猶豫,一方面,大多數參加的男女生都抱著玩玩的態度去的,能遇到真心想戀愛的人的幾率并不大;另一方面,《非誠勿擾》已經停播一段時間了,雖說是在改版階段,但改版以后會是什么樣子不得而知。
狠狠心咬咬牙,我報名了學校的《非誠勿擾》節目。
我忘記了我報名的初衷,我只記得高二的我在心里種下過一個“一定要參加《非誠勿擾》”的愿望。
學校舉辦的《非誠勿擾》活動與電視節目相比雖有遜色,但效果已經很不錯了。女嘉賓的位置排列,男嘉賓的三段介紹VCR以及特約老師的點評,真的很正式??赡芎π叩娜颂?,報名參加的女嘉賓只有10人,男嘉賓只有5人。
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1號男嘉賓和4號男嘉賓。
1號男嘉賓是個喜歡唱歌的文藝青年,尤其是彈得一手好尤克里里。但是,他馬上畢業工作,在廈門的某家公司簽了一個99年的合同。所有聽到這個消息的女嘉賓都驚呆了,當然也包括我。不知道男嘉賓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工作,但也不得而知了。
4號男嘉賓是場上唯一一位牽手成功的男嘉賓,也被稱為“吳彥祖”。長相著實帥氣的很,有幾個女嘉賓一直問他問題,他也能沉著冷靜地去回答。不得不說,他的情商真心是高,回答的每一句話都讓人歡喜。以至于最后,我和另一個已經滅燈的女嘉賓都以為他會牽手那個和他聊的最開心的女嘉賓,沒想到那個聊天超級開心的女嘉賓卻滅了燈。當主持人說出他的心動女生時,才發現,他的心動女生也為他留了燈。《梁山伯和朱麗葉》的音樂聲響起,兩位嘉賓幸福地手拉著手走下臺。說來也巧,那天他們都穿著一樣的牛仔外套,像極了情侶裝?;蛟S,這就是緣分吧!誰說不是呢?
我在學校的《非誠勿擾》舞臺上除了演唱了一首金莎的《最近好嗎》,后來一直沉默不語,看著男女嘉賓之間斗智斗勇。男嘉賓都很優秀,也懂得表現自己。畢竟,敢站在《非誠勿擾》舞臺上的人并不多。
雖然節目最后,我還是單身一人,但是覺得沒有什么遺憾了。體驗過《非誠勿擾》才知道,一個人真的很難在十幾分鐘內去了解另一個人,對于另一半的選擇,如果只停留在對方的長相、身高、學歷、薪資、背景以及籍貫等方面,真的太膚淺了。電視節目中的大多數女嘉賓,在看到男嘉賓帥氣的長相,豐厚的薪資以及經歷過的艱辛的創業過程紛紛留燈,有時候真的是一種諷刺。但同時,又不得不說明,愛情是可以浪漫的,但生活永遠要建立在現實的物質基礎之上。
怎么說呢?就像是思念已久的人,與之邂逅于轉角的感覺。總之,很高興能作為女嘉賓參加《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終于等到你。
希望在未來的路上,我也可以等到與我白頭偕老的那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