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皇帝的一生(6)

奴隸皇帝的一生(5)


(6)一棍攪動天下亂

面對司馬穎的作威作福,有些人看得慣,有些人看不慣。看得慣的自然是壞小子司馬颙,他深知司馬穎在作死;看不慣的是司馬越,憑什么老子的功勞,讓你一個人過得花天酒地的。

雖然他也姓司馬,但是此司馬(司馬馗之孫)非彼司馬(司馬懿后代),不過就是個宗室罷了,過不了幾年就形同路人了,他的后代如果能像劉備先生一樣會忽悠,或許能安穩做個皇叔啥的。不過這些都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渾水摸魚,做一個啥事都摻和的攪屎棍。

他也的確攪的很不錯,因討楊駿有功,封五千戶侯,后面更是猶如開掛一般升遷——“遷散騎常侍、輔國將軍、尚書右仆射,領游擊將軍。復為侍中,加奉車都尉,給溫信五十人,別封東海王,食六縣。永康初,為中書令,徙侍中,遷司空,領中書監。”賈女士站立時他被封王,倒了后還是屹立不倒,真是個長袖善舞之人!

但是千攪萬攪,總有不滿意的時候!背叛司馬乂是他最大的敗筆,主要還是分贓不均的問題。不過司馬越卻還是有眼光的,此時民聲載道,沒得到提拔的將士多有怨言,司馬乂的舊部也在蠢蠢欲動。他抓住時機傳檄四方,召集各路人馬,一下子云集了十萬兵馬。于是我們的攪屎棍先生挾持著傻皇帝浩浩蕩蕩的向鄴城開拔,他們意氣風發,視天下為囊中之物。這下假聰明傻了,想到的唯一策略就是開溜,部下也眾口一詞,但是最終假聰明先生決定搏一把,一搏居然誤打誤撞把十萬大軍打散,還俘虜了傻皇帝。這下司馬穎眼睛比天還高了,干脆給傻皇帝哥哥改元建武。

嚇壞了的攪屎棍先生狂奔幾千里,他的飛毛腿應該就是這時候練成的。抱著痛打落水狗的心態,一路上他被眾人拒之門外,最終只得逃回到自己的封地東海國。司馬穎還算得上大人大量,他寬恕了司馬越,還招他回朝,也不知道是真心的還是有陰謀。

但是此時的攪屎棍先生早已成了驚弓之鳥,自然不答應,但是也苦于沒有出路,只得在自己的封國里坐井觀天。但是好歹他有弟弟,他的弟弟可不是司馬炎那些愛內訌的不肖子。他們從小就是吃過苦患過難的親兄弟,他弟弟東瀛公司馬騰毅然決然的出兵幫助落難的哥哥,他還想出了一個賺錢的妙計——那就是當人販子,他的軍隊四處捉拿窮困的胡人販賣給山東的地主(記住此舉)。

有了錢還得有兵才行,畢竟他只不過是個公爵,司馬越也只是個封地僅有六個縣的小王,兩個人的兵力少得可憐,看著洛陽也只能望洋興嘆了!不過上天不會讓他攪屎棍的名聲就這樣斷送了,著名的斜杠青年(私生子/野心家/青州刺史/烏丸校尉/博陵公)王浚先生出現了,此人是算得上是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他帶著女婿段務勿塵的鮮卑兵和烏桓的羯朱兵來扶助當時勢力單薄的司馬越,其心也是昭然若揭。這樣一來攪屎棍先生一下子就活了過來,被推為共主,帶著幾路兵馬向著假聰明先生的鄴城奔來。

假聰明先生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此時已經進退兩難了,前有司馬颙,后有司馬越,他這時真成了孤家寡人!當初的春風得意變成如今的焦頭爛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學的最好,這次他憂準備逃跑。正準備逃跑時,這時站出一人:“丞相,末將有一計,定可解燃眉之急!末將愿回河東,說動匈奴五部眾,與丞相共赴國難!”

來人正是被扣押在晉朝的南匈奴單于后裔劉淵,司馬穎似乎有點動心,不過他還是不太相信劉淵,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不相信匈奴五部會幫他,更更不相信匈奴人打得過鮮卑和烏丸。劉淵畢竟是老姜,吃的鹽比司馬穎吃的飯多,于是拿出了他的馬屁功夫:“殿下乃武皇帝之子,對于皇室有卓越的貢獻,威恩光洽,四海欽風,天下之人都欽佩您的風范,有誰不愿意為您這樣高品德高威望的人赴湯蹈火肝腦涂地呢?況且王浚、司馬騰他們不過是跳梁小丑,哪里能與您抗衡……”

還沒等他說完,假聰明先生此時戴著高帽完全就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如果逃跑就是示弱。劉淵深知此人的心理,接著說道:“像您這樣偉大的人,怎么能離開鄴宮,向他人示弱,讓仰慕您的人寒心呢?那樣您就是成功了,威望也大大的折扣了!況且匈奴五部之強絕不亞于東胡,希望殿下您安撫兵眾,平定混亂,鎮守住鄴城。末將我愿為前鋒斬殺司馬騰和王浚,提著他們的頭掛在鄴城的城頭。”假聰明先生此時已聽得淚流滿面,沒想到危難之際還有如此之忠臣!于是封他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放走了這個日后給晉朝帶來滅頂之災的異族人。

面對鮮卑、烏丸鐵騎,匈奴援軍遲遲不到,司馬穎也實在抵抗不住,只得挾持這傻哥哥奔走洛陽。在洛陽等著他們的是壞小子司馬颙和吃人魔王張方,他倆為兩兄弟準備好了麻袋,像裝著貨物一樣帶到了長安,司馬颙此時終于出招了——廢掉司馬穎的皇太弟之位,自封為丞相,還向攪屎棍先生示好,加封他為太傅。

羽翼豐滿的攪屎棍先生現在誰的賬都不買了,不把這天下攪成他們三兄弟的誓不罷休!于是他帶著漢、鮮、烏聯軍,打著解救皇帝的名義,直奔洛陽,干掉了早已灰心的司馬颙,勒死了早已失權的司馬穎,還毒死了傻有傻福的司馬衷,擁立司馬熾為帝,大權獨攬,成了八王之亂最終的大贏家!

“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家以天下為私產,為了一己之利,害得天下人受苦,殊不知“利”字側邊一把刀。八王之亂,動搖了士族集團的統治地位,宗室和士族的勢力消耗殆盡。一些低級官吏、下層士族和少數民族的領袖看出晉朝即將滅亡,紛紛起兵欲取而代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