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為什么我不能喜歡陳偉霆?
為什么我不能喜歡粉紅色?
為什么我不能喜歡洋娃娃?
因為追愛豆、粉色夢都是小女生才會做的,而我應該靜下心來,穩穩當當找個工作,拿份穩定的工資,找個可靠的人結婚,生一男一女,這才是一個女生應該過的一生。
“穩當”、“穩定”、“可靠”多么安逸的幾個字眼,與夢想無關、與堅持無關、與愛情無關,你們所設定的柴米茶鹽醋,充斥著賭博的意味,開一局,下好注,賭我一生能穩當、穩定、可靠,不知道你們哪來的自信!
?一年前,我認識了小靜,小靜是一個活潑開朗,渾身陽光的女孩子。她的媽媽和我媽媽是同學,因著這層關系,有時候大家會聚聚,我和她交談不多,但為數不多的幾次交談都讓我印象深刻。
“女生在28歲之前,就應該結婚,過了28歲,不管你女孩子再能干,都找不到好人家的,以后都是別人挑你而不是你挑別人。”
聽到這番話,我的菊花一緊,感覺被人窺探到了未來,而且還是很不爽地被截了后路。20幾歲的女生總是想撥開迷在眼前的那層霧,把人生看得清楚一些,無論世俗不世俗,腳步穩一點,就會錯的少一點,所以當別人這樣給你說的時候,心性再堅定的都會為之一振。但是,就算把人生看透,你也無法直視人心,它利用各種不成文的規定半恐嚇半誘惑地讓你就范。
前幾天,小靜結婚了,婚禮很盛大,新郎新娘照舊宣布誓詞,與新郎的激動興奮不同,小靜沒有預想的嚴正以待,誓詞就像是剛準備好得一樣隨意,我感到很驚訝,28歲,預定的結婚年齡,應是愿望達成,滿心歡喜。后來才知道原來新郎并不是小靜心中的良人,這一個也喜歡,只是不是最喜歡,復雜的人生充滿著戲劇性,心中搖擺不定,后來家長一錘定音,就這個了,說起來似兒戲,到底是大家都還未長大,所以把情緒輕易暴露出來。
吃完喜宴,大家都散了,約著下一局,我和我爸覺得無聊就準備回家,中途遇到小靜的舅舅,閑聊了一會兒。
“你多少歲了,是不是考研,考研文化人啊,可以為以后打基礎?”
“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嗎?”
“工作好找,找個好人家才是真的。”
看著手里裝喜糖的盒子,我默然了,學心理學的我在根深蒂固的世俗觀念下被震蕩了三觀,我環顧四周,確定自己是活在21世紀,而不是某個女生的最終目標只能是“找個好人家”的年代。如果我對他說我認為情愛是小事,結婚非必須,他是否也會覺得三觀受到震蕩,繼而要給我的思想來一個“侵豬籠”,這簡直就是沒有對象就先出了軌,怎么得了?
我并不是一個反世俗的人,也不會說世俗觀念一定錯誤,但是世俗觀念的建立依賴于一定的經驗,而且這個經驗還不是自己的,也就是說你照著規劃好的那條路走,美好愿景實現的幾率并不穩定,求一個心安理得,卻放棄了去認真探索的過程,在我看來,并不是適合我的那杯茶,我也品不出里面的味道。
你所預定的28歲結婚已經得償,卻并不如意,以后或倉惶而逃或安居樂業,不美好的開始所帶來的不穩定在你的內心中翻涌,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你安定,但無意中會瞥見別處美好的后花園,后悔嗎?失落嗎?這又是另一番成長的過程。畢生發展觀認為人的一生在不停地衡量得與失,以盡可能多的得少的失,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衡量自在心,幸福自知之。
所以,我喜歡陳偉霆,喜歡粉紅色,喜歡洋娃娃,不走常規路,并不是因為我沒有長大,行為叛逆學不乖,而是因為忠于內心,不愿放下這些美好的人和事,你所描繪的愿景,自己過過就好,別人的人生插嘴可以,插手手也不夠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