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還沒放棄呢?”
大概六月份時,劉炯從我工位旁走過,看到我顯示器上開著兩個窗口:一個寫腳本的,一個調試腳本的。他就問了前面這句話。
這句話是有根據的:我一直想學點兒編程什么的,我也一直在嘗試學點兒編程什么的,我會用好幾種語言寫“Hello World”,我也只是會用好幾種語言寫“Hello World”而已——在半途而廢方面,我是個專家。好吧,說“半途”也已經算是極大的夸獎了。
“你還沒放棄呢?”劉炯這么說時,我正在 Coursera 上學習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 (Python)”這門課程。
之后的幾個星期里,我偶爾會把寫好的腳本截圖發朋友圈——其實就是為了給劉炯看——劉炯也會很配合地點個“贊”。
到九月份時,“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 (Python)”十個星期的課程我都學完了,而且以“DISTINCTION”的成績拿到了 Certificate。
Cousera Course Certificate
二
最近用 Python 寫了一個腳本,分析了一下我的收件箱。
這個腳本幫我分析了 11000 多封郵件,列出了給我發郵件最多的十個人、發件人最常用的郵箱、11000 多封郵件在一天內、一周內、一年內的分布狀況。
每天 14:00:00-17:59:59 郵件最多、周一郵件最多、八月郵件最多——我的收件箱是這樣的。也就是說,如果我需要大段時間進行某項不想被打斷的工作,我就要避開每天的 14:00-18:00,尤其是八月份周一的 14:00-18:00。
另外,11000 多封郵件中,竟然有 57 封是 03:00:00 - 06:59:59 之間收到的。
在學 Python 之前,我永遠不可能知道這些事情。
mail analyst
三
“你還沒放棄呢?”
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我想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