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習慣養成,感覺到自控能力加強了很多,內心甚至膨脹,說話也自信,甚至有些輕浮了些。在寫作習慣養成初步階段,想提醒自己一句:人應該為自己的收獲成就感到高興,興奮之余應該更加勤勉。今年看到下面這張照片,很有想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豬為什么不愿意向前走?因為累,因為困,因為前方沒吃的......如果組織目標都是前方的客戶和口袋里面的錢,是豬的飼料,你還擔心豬不愿意前進嗎?起碼餓的時候他肯定會一邊吃一邊前進。所以說,組織要是出了問題,80%是老板和領導的責任。不能都怪員工。
這也是為什么老板招聘喜歡找有野心的人,這些人有野心有欲望,飼料很好給,很好激發他的潛力,組織很好凝聚,要是找了一個大師,不食人間煙火,八成自己很難激發。除非是真正有修養的人,自然型人才。
飼料沒有放在豬的前面二步,不是豬也變成豬,領導者應該學會投放食物,激發人性最深層、自然的渴望。
所謂企業文化也好,精神鼓勵也罷,不過是“飼料”的一種形式,有了飼料還不夠。還需要目標,面對不同飼料需求的員工,定什么樣子的目標合適呢?我認為:一是客戶服務,二是價值創造。
專注客戶,專注價值,就算不上市,也可以長久壯大。
大部分所謂的專家都只能慢慢打工,因為習慣于用財務管理、成本控制等等片面的來推進組織發展。
君子不器,找潛力股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只專注某一方面,必定無法成為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