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 翻看這本書,主要是因為聽了樊登讀書會的介紹,當時正處于開始了早起,卻發現早起之后不知道該干嘛于是又玩回了手機的狀態,直擊痛點。
????所以這本書,主要就是給我們介紹了如何提升人生的效率。為什么有了想要改變的心,卻不知道該如何落地呢?因為,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先明確出來,精準定位自己的目標和未來走向,才能從茫然的人生狀態中解脫出來,不然一切都是無用功。
????現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很忙,但每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應該停下手中的事情,問問自己,為什么你總是這么忙,你所謂的忙到底有沒有意義,你有沒有想清楚目標,你究竟是在朝著目標前進、有效的忙碌,還是在原地踏步、為忙而忙。所以,忙碌的過程應該是計劃-實施-總結-評估--再次計劃…的過程。
? ? 在這里,我們還是要來重提一下SMART原則,具體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實現的(attainable)、合理的(realistic)、有時間限制的(time-targeted),所以說,目標性法則是要以時間管理為基礎的。如何做到有效的時間管理呢?時間管理的三大法則分別是:目標性法則,要事優先法則,組織計劃性法則。看名字其實就很清楚,本書里唯一多講的一點就是,要及時確立自己的目標。
? ? 作者提出的7個人物法,因為我沒有那么喜歡,所以在這里不想多說,但是關于10000小時定律,作者做了1000天小樹林計劃,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學習可以分為精學體系和泛學體系,精學是10000小時定律的表現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硬本領;而泛學是10000小時定律構建的基礎,體現的是一個人綜合的知識面。
????精學的內容比較容易確定,但泛學的內容因為信息量太大,學要我們提前問清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學校或公司所教授的你日通是否滿足我的要求?如果不滿足,我應該用什么樣的渠道和方法去獲得更多的知識?
????2.我現在是否已經建立起為自己投資、讓自己增值的意識?每年我是否在年初就能夠計劃自己打算拿出多少時間、多少錢,用到泛學體系的積累中?哪些是有效投資?哪些是無效投資?
????3.如果我沒什么錢,我應該選擇哪些免費平臺進行學習?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它們有著怎樣的師資?這些老師是否能通過自己過去的成功,不斷驗證他們所說的話是可信的?可信價值又有多大?
????一個人不能不學,但更不能沒有邊際的亂學,所以,這三個問題需要好好思考清楚。
? ?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之一,是找對方法、用對工具。只有方法對,才能少走彎路,找到通向你想到達地方的捷徑。在生活場景中,有一些高頻有效的工具,包括:計劃工具——效率手冊,總結反思工具——總結筆記,學習工具——讀書筆記、演講筆記、康奈爾筆記法,反思工具——靈感筆記……
? ? 說了這么多,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1.首先自然是要清楚自己的目標。
????2.目標分解,完成自己的年度目標、季度目標、閱讀目標、周目標、每日目標的設定。
????3.通過10000小時定律,構建自己的精學體系
????4.構建泛學體系,為未來走得長、走得遠打下基礎
????5.掌握高效學習的三個秘訣:預習法——學會提問,實時學習法——學會記錄,復習法——學會實踐
????6.堅持早起
????7.善用能夠幫助自己的工具
????你在時間的土壤里種下了什么,未來你遲早會收獲到什么。時光不會辜負你一直的努力,不會辜負你一直以來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