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送禮物這件事,是不是大家和我一樣頭大。
薄了不行,厚了不行,不好看不行,不實用不行,最重要的是,沒花心思還不行。
怎么好看實用還顯出了心思,月牙帶你看看淘寶就能解決的品質好物。
一、竹語傘
竹語傘設計靈感來源于西湖綢傘。
說起西湖就不得不提起每個中國人記憶深處,有關一把傘、一截斷橋的愛情。
作家張曉風曾思踱著白蛇的心寫道:茫茫天地,你只死心塌地眷著傘下的那一剎那溫情。湖色千頃,水波是冷的,光陰百代,時間是冷的,然而一把傘,一把紫竹為柄的八十四骨的油紙傘下,有人跟人的聚首,傘下有人世的芳馨,千年修持是一張沒有記憶的空白,而傘下的片刻卻足以傳誦千年
一把竹傘,牽起了紅線兩端,隔開了一片天地。
竹語傘正是秉承著以竹為骨的理念設計,以古法藥水蒸煮、浸泡、晾曬,析除竹子的水分,保證竹質的輕盈,防蟲、防霉、仿變形。同時還要選取同一根竹的同一個部位來制傘,保證傘在收斂時,12根全竹傘骨受力均勻。可防5、6級大風,晴雨兩用。
竹語傘是由“天開谷雨”設計,和同樣由天開谷雨設計的木心傘分別榮獲2013和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獎,這個獎項被稱為設計界的奧斯卡
竹語傘有錢塘西子、許與白、神獸、繡春刀等多個系列,風格各異卻又同樣古香古色。
1、 西子傘
2、 繡春刀
二、故宮博物院周邊
前段時間故宮的單霽翔院長著著實實火了一把
正是這段“屢屢得逞”,讓單霽翔院長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其實早在2012年,單院長就接任了故宮博物院,當時正是故宮2011年經歷丟失文物等一連串問題的低潮時期,而單院長接手以后,故宮卻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遷出故宮內機關單位,將故宮的開放面積由30%逐步擴大到70%;修建端門廣場的游人休息椅位;堅持各國總統“門前下馬”參觀;拍攝豆瓣評分9.3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等無不顯示著故宮文化自信性和親民性的雙重增長。
單院長執掌之下的故宮文創產品也日趨精致而有趣。
1、脊獸尺
2、千里江山鎮紙
3、藻井筆記本
4、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
5、海錯諧趣團扇
6、紫金游龍鑰匙扣
7、木盒手賬本膠帶
三、蘇州博物館周邊
和故宮博物館一樣,蘇州博物館也有自己的文創產品。
不過和故宮博物館不同的是,蘇州博物館更具有江南的精巧和婉約,恰如蘇州園林和故宮之間的區別。
蘇州博物館有多款以海棠花窗為原型的產品,讓人想到窗邊午睡的少女,半掩的面上打下的斑駁陽光;讓人想到中宵窗邊的半輪明月,月色如霜。
1、海棠花窗系列
2、郁秀竹影名片座
3、吳門四家文征明汝瓷衡山杯
4、非物質文化遺產緙絲錢包
5、水墨手機殼
6、蘇繡diy包
月牙今天推薦的單品,單價從四位數到兩位數不等,大家盡可根據所需選擇。若是喜歡這個古典好物推薦系列,可以關注月牙,月牙會分享更多有意思的東西給大家~
文字為月牙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檀香與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