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崔書生荒野遇迷途麗人借馬送她還家后借宿娶妻終成幻

唐朝時有個崔書生住在博陵,要到長安的永樂里去,他家祖上還遺留了一些產業在渭南(今陜西省內)。

貞元(唐德宗年號)年間,那時正是在清明時節,他就帶著家童、仆人騎馬一同回渭南,走到了昭應北邊,見前方有一大片荒墳,可是天色已晚,就把馬拴在古道旁的樹上休息。

忽然,在離崔書生一百多步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女子。

只見她濃妝粉飾,衣著華麗,卻在雜草和墳地的松柏間搖搖擺擺的穿行,像是迷了路。

于是崔書生就慢慢靠近,那女子見陌生男子,就想用衣袖去遮住臉,卻腳下不穩差點摔倒,就這樣躲避了好幾次。

崔書生只好讓小童去過去,將她領出樹林后,見是個十六七歲的絕代美人。

又讓小童問她:“天色這么晚了您怎么沒有同行的人?自己搞得慘兮兮的在荒墳間瞎轉悠?”

那美貌女子卻只是低頭不語,轉身就走。

催書生于是就讓另一個仆人騎上自己的馬去追她,并且讓仆人把馬匹送給她用,那美人回過頭看了崔書生一眼,像是接受了他的幫助。

崔生見她美貌,不能忘懷,也就步行在后邊慢慢追她,走得不遠不近。

那美人上了馬,仆人就牽馬在前領著走。

剛走出去幾百步遠,又來了幾個女奴,正大口喘氣,跌跌撞撞的跑過來對那女子說:“你是從哪里冒出來的?我們找這么多地方都沒找到你?”

于是就簇擁著馬走向前走了十幾步,又見一年齡稍大的婢女站在那里等候她們。

崔生隨后也走到了近前,那青衣女婢就拜謝他道:“多謝郎君憐憫我就小娘子迷路,又讓出馬匹和仆人送來此地,奴婢看天色向晚,不如請您到我們莊上歇息吧?”

崔生就問:“為什么這小娘子會獨自驚慌的在這林間瞎轉呢?”

青衣女婢就回答:“她啊,因為喝酒高興過頭兒了。”

于是領著催生順著一條路向北走出去一二里地。

見到前方有一片樹林,現出一片華麗的屋舍,桃李芬芳,接著有七八個青衣婢女,就把那美女接了進去。

一會兒,青衣女婢出來傳了女主人的命令:我這個小外甥女啊,是怕在酒席上喝醉酒,就自己偷偷地從宴席逃走,后來迷路,幸好有催生,借了仆人和馬匹給她,否則,天黑后遇上惡狼和狐貍精,那不就出事了嗎?現在我把她關在屋子里梳妝打扮,崔生您就先去休息片刻,稍后再請您進去(赴宴)。

后來許多青衣婢女就都出來問候崔生,像是自家親戚一樣親熱。

不久,就邀請崔生進屋。

分賓主落座后,女主人隨后命令上點心,吃完后又讓上酒宴。

女主人顏悅色地對崔生說:“王氏是我的外甥女,容貌絕世無雙,性格乖巧,可以說人間都找不出第二個,她想要侍奉你,你覺得如何?”

崔生早有這心意,又是個豪放干脆的人,借著酒興當即就接受了婚約,起身拜謝。

轉而,主人命這個外甥女出來,確實是如神仙美眷般。

崔生在這莊上一住就是三天,吃喝玩樂,歡快無比!

王氏常叫女主人姨為玉姨,玉姨喜歡與崔生賭長行。

她喜歡崔生帶的口脂合子(古代裝口紅的盒子),玉姨輸了就用玉環當做籌碼。

后來崔生輸得次數多,他原來在長安買的六七個盒子,一半都已輸給了玉姨,崔生也贏了兩個玉環。

這一天,忽然這莊子全家老小驚慌失措起來,有的大喊:“來賊了!”

美貌女子就趕緊推崔生從后門跑了出去。

走出去沒幾步,再回頭時他的妻子連帶那一大片屋宅,都不見了!

恍惚間,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大洞穴中!

只見有的芫yuán花(紫色野花)已經凋落,松柏間只有夜里的清風拂過,自己不過在野草從中被夜間的露水沾濕了衣服而已!

一低頭,見不久前贏來的兩個玉指環卻還掛在衣帶上!

順著當初他跟隨美人來的路回去,幾步開外就看見童仆正在用鍬再挖一個墓穴,已經挖到棺材了。

他趕緊過去看,發現墓碑上的文字刻著:這是后周趙王女兒玉姨的墓,她生前最喜愛一個王氏的外甥女,外甥女卻先死了,后來就兩人合葬,那棺柩還是完好如初。

于是就打開棺材,其中一個匣子中有六七個玉環,崔生拿起衣帶上的對比,一模一樣!

另一個盒子里裝的是幾個口脂合子,那正是崔生輸給玉姨的!

崔生于是就問仆人,仆人回答:昨晚只見您自己就進到松柏林間,我們遍尋不到,這才找到了這個墓穴來挖墳,果然不錯!”

原來玉姨把崔生的奴仆叫做賊人,崔生感慨了一陣,讓仆人立刻把墳頭又掩埋如前。

改編自《博物志》

后記:這是民間志怪小說的典型敘述形式,究竟是夢還是真實的去過那所大宅?

世外桃源、美女、享樂、不過是都是幻境,只有玉環留了下來?

民間故事,飯后娛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