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的人生百為邀請到了** Upbeing 的社會導師之一 Prasad Shetty,來自印度,曾在歐洲、中國和印度工作,當過聯合國項目導師。現任孔雀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 CEO**。
作為中國娛樂圈的唯一印度人,引進了多部印度電影諸如《我的個神啊 PK》,《霍巴霍利王》,以及現在正在熱映的《摔跤吧,爸爸》,可以不夸張的說, 要是沒有他,我們可能就不能在中國的大熒幕上看到這么多優質的印度電影了。
在13年被印度的公司外派到中國來常駐后的一年,Prasad 毅然決定離職創業,成就了其心中的那個電影夢,并為兩國的電影交流開辟了新的篇章。
這次我們聊了聊
- 好奇心
- 人生計劃
- 創業維艱
- 《摔跤吧,爸爸》
- 教育
有好奇心的孩子運氣總不會太差
我算是一個特別特別喜歡問問題的人,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小時候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對于學校的那些科目,其實可以說每一門我都喜歡,對任何不了解的事情都感興趣,也善于理解事情被后的正真的邏輯,并不只停留在幾個事實。
比如說歷史:不是說只看歷史書上的那些表面,我喜歡了解的更深,為什么會發生,怎么會發生的。
Upbeing悄悄話:我很好奇,好奇心能培養嗎?怎么培養?中國的孩子的好奇心老早被掐死在幼兒時期了。。。不提努力啊夢想啊反而是好事,我好奇了就去做,便是非常完整的一個當下。
“為什么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對于問題我總是試圖用各種方法找到解決方法。 不會說只試一下就不碰了,一定是要盡可能的去多嘗試,找到解決辦法。 但如果實在找不到,那也沒辦法。不要把自己卡在那,要學會 move on .
Upbeing 悄悄話: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并非真的理所當然。
宇宙的計劃總比你的計劃要好
對于年輕的學生來說,應盡可能的多去嘗試,這樣能學到更多。 人們通常都害怕失敗,覺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成功才行, 擔心這擔心那,但其實,失敗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更弱。
總是想著成功其實不會給你節約更多時間,反而會浪費更多時間。
如果你把自己的一生都計劃好了, 而如果半路中出現的突發情況沒有按著你的計劃走, 這很容易讓你不知所措,一蹶不振。
但其實,計劃可以做, 而失敗了不要氣餒,可以再做新的計劃 。在做的過程中,隨時調整, 你會發現隨之而來的更多機會。
Upbeing 悄悄話:這里其實有兩個關鍵能力,一個是試錯的能力,中國現在的孩子都沒有太多試錯的空間;一個是適應能力,如何在多變的情境中通過適應來讓自己突變。
Upbeing: 那對于那些像我這樣一把年紀還不安分大齡青年來說呢?
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他們不喜歡他們的工作,一直抱怨說我這工作太蠢了, 不喜歡同事,不喜歡領導,但又喜歡拖著, 其實如果做的事情不喜歡,那就辭職,不要前瞻后顧的。
** 人類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敗的,總是能找到生存的方式。 **我們總是很容易產生消極的念頭, 但一旦你離開不喜歡的工作,你會發現生活并不會變得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Upbeing 悄悄話: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了:巨嬰~
職業轉折 —— 辭職創業,做電影
Upbeing: 你以前從事的咨詢行業,卻毅然辭職選擇創業做電影,電影如此高大上,要是沒有背景,怎么做到?
我喜歡學習, 對于不熟悉的東西總會不斷的學習,查看相關的資料書籍。
就即便是玩游戲也是如此。 上網查資料,看視頻。 這能讓我玩的更好。
我總是在嘗試不斷的去做新的事情, 只要我感到開心, 我就要盡我所能的做好。
如果我哪天不喜歡做某件事了, 就會不干。 比如之前的咨詢工作。 因為我喜歡不斷的挑戰自我。
就進入電影行業來說,我覺得我可能只是幸運吧,哈哈,參加對的活動, 幫助我認識了很多人, 找到正確的合伙人, 建立正確的關系,是第一步。 重要的是要善于觀察, 意識到存在的潛在機會。
中國的電影市場非常的成功,我會思考哪些是已經做了的,哪些是我能做的。
電影,其實是一個很神圣的行業, 我們將快樂帶給人們。
我希望將印度的好看的電影呈現給大家,因為印度電影有很多很棒的故事。
我也看了很多的電影, 做了很多的調查研究, 一步一步的到現在, 不斷的自學。 對于這份工作,最大的挑戰可能就就是理解市場,這花我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創業的前3-6個月其實是最困難的, 必須非常的專注, 不要將消極的反饋看得太嚴重, 思考解決辦法。
即便6個月或一年后沒有成功,你也不會后悔,因為如果遲遲不去做, 你會一直想著說如果我做了會怎么怎么樣。 (小編:好一碗雞湯)
直到現在我也是每天都會不斷的學習,渴望學到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
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
應該說還是好奇心,驅動著我吧。
Upbeing悄悄話:嘛,一定是有一些綜合素質是你即使不斷變動工作,仍能找到好的發展途徑,尤其是一些軟技能,比如自我挑戰的能力、社交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毅力和堅持等。
《摔跤吧,爸爸!》
Upbeing: 《摔跤吧,爸爸!》獲得了印度電影在中國大熒幕上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到這周一為止,票房已經累計到4.59億,好評如潮。但其實之前在提到印度電影的時候, 大部分中國人都有一個觀念就是,印度人民一言不合就跳舞。
有時候在不了解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的情況就去拒絕,是人們經常會做的, 這可能是一種偏見, 但是我們需要去告訴人們,將好的電影展現給到他們,移除他們的固定思維模式。
Upbeing: 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差評說爸爸其實是直男癌,沒有給到女兒任何選擇權, 你怎么看?
我認為他們可能沒有完全的理解整部電影, 很多問題需要放在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去理解的,像是在印度這個社會的背景下, 女性有自己的職業,自己養家糊口的能力就已經是一種突破,一種選擇權。 而且不僅僅是對印度,這部電影也是拍給任何女性地位較為不平等的國家看的。
整個故事其實也是基于真實故事的,我們不會對事實做改變。
"教育是每個人的權利。"
Upbeing: 我們知道印度還有幾部關于教育的電影也相當的棒,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和地球上的星星。
在印度,小學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大家都去上小學,但是到了高中,可能很多人就不上學了,或是因為學習原因,或是因為經濟原因。 就直接工作了。
但在今天的印度,教育已經被視作是和食物,衣服,以及住所一樣重要的事物。
但在印度,師資力量有些薄弱,可能100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 ,但也正在轉變中,可能更大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更好的老師。
Upbeing: 但是現代社會告訴人們讀書就是為了考上大學將來找份好工作, 賺更多的錢。
教育是必須的,因為有了好的教育你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現在社會告訴學生考上大學就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是很糟糕的一個觀念。
假如你的人生只有80年, 你花了20年在學習上,卻在22歲大學畢業后你就停止學習了,這是相當可怕的。
好的教育是教育之后留下的東西, 學習是為了獲得體驗,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幫助人們有更多的自我意識。
學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你可以主導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社會是由你我組成的,如果能從你我開始改變觀念, 那么整個社會就會發生改變。
Upbeing明亮話
(您好,悄悄話已退場):
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真的是最安全的人生之路嗎?當社會處于不安定的狀態,事情更加瞬息萬變,越早出結果,其實成長得越快。但如果讓我們把成功、滿足他人期待等外衣面具統統都沖下馬桶,像個大男孩,風吹又日曬,即使在他人暫時的不認可中,享受孤獨,那也獨特得幸福~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Up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