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五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歪課傳》。
“徒兒們啊,自從能能生日趴之后,我們是一路向西,沒有絲毫的停留。原本以為,所經之處,仍將是豺狼虎豹,雞飛狗跳。哪知,這一路上是花團錦簇,欣欣向榮。難道為師是在做夢不成?”
空空實在是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
“師父有所不知,今日我們所到之處,名曰‘阿馬里卡’,字‘美國’,號‘山姆大叔’。你可不要被這里的表象所迷惑,其實這里有成群的紙老虎和一個特朗普呢?!?/p>
一聽到特朗普,嚇得糖糖癱臥在能能的懷里,無法自拔。
一個時辰過后。
“大師兄,你快看,前方的女施主為何如此高大,造型怎么這般奇特?”
順著殺殺所指的方向,眾人放眼望去。
這可了得!
只見這位女施主足有150尺,身著傳統希臘風格服飾,左手托有一本經書,右手高高舉起火把。
雖身在黑夜,卻分明能看到從她頭頂射出七道光芒,照耀大地,一片光明。
眾人瞬間石化!
“敢問各位高僧,可是從那東土大唐而來?”
“正是正是。不知女菩薩,如何稱呼?家住哪里?可有微信?可刷微博?”
眾人惡狠狠地盯著能能,好似在說:“怎可這般無理?”但心里早就樂開了花,默念道“干得漂亮!”
“我叫麗博睿替,家住在扭腰客,只有Whatsapp、twitter”
“那算了,還得翻墻、越獄,夠麻煩的”,空空搶答道。
“貧僧看女菩薩手托一本經書,不知是何內容,可否借貧僧一看?”
“不瞞高僧,此本經書出自李慜先生之手,不予外借,只贈有緣之人。你若有意一試,可與我一同前往?!?/p>
“多謝了,還望女菩薩前面帶路?!?/p>
“你那幾個徒弟,可要一同前往?”
“不必了,今天給他們放假一天,解散!”
“也好,前方不遠處有一地方,叫做‘唐人街’。衣食住行樣樣皆有,可讓他們前往嗨皮嗨皮?!?/p>
“有勞女菩薩了”
就這樣,糖糖與女菩薩同行去見李慜先生,才引出這一回:圣僧美國求真諦,李慜妙語透真經
“弟子糖糖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倍感榮幸?!?/p>
只見李先生舉止優雅,拿起小提琴,熟練的演奏起門德爾松的E小調協奏曲。
糖糖也是性情中人,一言不發,聽得很是陶醉。
“你能從中聽出什么?”
“純潔、高雅、突破、希望”
“用此情懷,做培訓如何?”
“定能清新脫俗,開辟一方新的局面?!?/p>
“很好,看來糖長老也是有慧根之人。那我就將這通往培訓師之路的要領,與你分享一二。望長老本著慈世救人之情懷,將其發揚光大。”
“弟子謹記教誨!”
01.可以說,這屬于人類的本能,也是大部分轉型成為培訓師的主要目的。
02.這是HR的普遍悲哀。因為做得久了始終會面臨到天花板的問題,始終會面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決斷。一旦向外邁出這一步,有可能是光明無限,但要做好從頭做起的覺悟。因為這樣的跨越并不單純是職位和位置的變化,更是思維和格局的重新調整。
0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轉轉。不用擠地鐵,一月一天班,財務和人身,主導都自由。
04.自認有才的伙伴們,可以和沒有發言權的日子,say byebye了。
培訓從一開始就不是給企業服務的,有人的那一天就有培訓了,而公司的出現還遠出好幾條街。
培訓師的能力和素養,需要極其寬廣的知識結構和清晰的能力結構,需要不斷地做技術性開發的工作。
做培訓行業,必須先做有實力的學院派。必須完成自己的課題,要有自己的產品,要有自己的研究。
以誰為中心,和培訓是否有效果,是沒有必然的聯系的。
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受訓者在企業特定的環境下所接受的培訓,會不會在離開這個環境之后,仍然喜歡使用它,并且是能動的、主觀的愿意使用它。
所以大家會發現,企業里的培訓需求,往往并不是最真實的。8小時之外的,反而更加的靠譜。
每天去看一看就懂的書籍,做那些一做就好的事情,并不能帶給我們實質上的成功。
突破才是我們首先要特別關注的。
對于很多做培訓的人來講,他們希望自己看起來就像個做培訓的人。
那么有什么樣的標準呢?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是外在的一些東西嗎?確實可以作為標準。
但問題是,這些標準從哪里來,到底有多大的說服力?
一個行業從萌芽到混亂、到發展、到突破、到茁壯,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當我們發現沒有東西可以作為標準的時候,在沒有選擇的選擇下,我們選擇的東西能不能確立為標準呢?
當下的培訓行業的一些標準是從哪里來的?——是拼湊而來的!
我們是否對于這樣的標準產生過質疑和思考呢?
如果那些所謂的標準不能經受推敲,就請大家謹慎對待!
這一點,確實很值得大家思考!
為什么要控場?是要讓受訓者乖乖的嗎?這是幼兒園的邏輯。
精挑細琢,悉心研究你自己選定的課題。當一個人以專注征服觀眾的時候,控場何用?
不得不說,合理的失控才能夠使整個培訓熠熠生輝,煥發出別樣的光彩。
培訓不是灌輸的封閉系統,而是思維流的開放系統。
要弱化培訓者對培訓的干預和影響,給到受訓者加工和思想的自由。
培訓師的實戰不是解決問題,培訓師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
培訓者,尤其是是企業的外人,他的作用在于提供不一樣的高度和角度上的啟發,甚至是暗示。而不是直接告訴你,這個事情該怎么做。
世界上只有一種東西是立竿見影的,那就是毒藥!
沒人喜歡毒藥,但是到了培訓這,大家都喜歡,真的很難理解為什么!
人的價值最終是通過社會來體現的,而不是企業和組織。
其他產業是人追著錢走,而培訓業是錢追著人走,說的挺三俗,但是很實際。
小格局獨善其身,大格局胸懷天下。
做知識產業,必須要確保血統純正,獲取第一手信息。
N手知識,實在是太可怕了!
不僅要學會快跑,還要學會登山。快跑只有一個維度,登山才有高度。而沒有高度,做知識產業,做培訓師是沒有辦法立足的。
物質的供給和服務的豐富,可以讓人的精神變得狹隘。而精神上的滋養,可以擴大絕大多數人的格局,這就是這個產業帶給我們的。
而正是這個產業的這個特點,他才成為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最具有象征意義,最充滿希望意味的代名詞。
不知不覺,已到第二天凌晨。
眾人重新聚首在“唐人街”,七嘴八舌的分享今日的所感所悟:
糖糖:我終于看到培訓事業的希望了!
能能:我去看了科比的謝幕比賽,滿滿都是愛!
殺殺:我做了一個五環的新造型,酷不!
碼碼:我去見了霍金,關注了他的微博!
空空:我陪了她一整天,像往年一樣,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