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有多少人是【摔跤吧 爸爸】的原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明天的策略只有一個 孩子,明天的比賽一定要讓人們記住你,如果你獲得了銀牌,你總會被遺忘,如果贏得了金牌,你就會成為典范,典范將永遠被銘記。

看到那個小女孩了嗎?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不僅屬于你,還屬于數千萬個被認為不及男生的女孩,勝利屬于那些被禁錮在家務中相夫教子的女孩,明天的比賽很重要孩子,你的對手不僅是那個澳大利亞的選手,還有那些歧視女性的人。


這些天有多少人因為這部電影刷屏?

有多少人因為這部電影而淚流滿面?

還有多少人因為這部電影而重新審視自己和父親的關系?

這部電影是由印度的原型故事改編,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原型故事數不勝數,有太多的父親將自己此生的夢想傾注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影片中,在那個極度重男輕女的環境下,爸爸不顧所有人反對,讓自己的女兒穿短褲和男生練習摔跤,剪掉頭發,女兒們要忍受魔鬼般的訓練,還要忍受所有人的嘲笑,母親實在看不下去,擔心的女兒們將來嫁不出去,父親卻告訴她:“我讓她努力,等她自己有條件,就可以自己去選擇男人,而不是被男人挑來挑去。”

抗拒是當然的,女兒們委屈抱怨,偷改鬧鐘,背著父親去參加同學的婚宴,結果被父親發現,父親很生氣很失望,兩姐妹覺得委屈至極,向同學大吐苦水,說父親的種種不是,而那個剛滿14歲就成為新娘的同學告訴她們:“我多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爸爸,他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他在和全世界對抗,他承受著所有人的嘲諷,為什么?為了你們有個好的未來,不會像我這樣,14歲就被迫嫁給一個從未見過面的男人,就這樣過完余生,至少你們的爸爸重視你們,他在和全世界對抗,為你們忍辱負重,還不是為了你們擁有自己的人生,這有什么錯嗎?”

此刻,他們在明白,爸爸那看似強勢的選擇,實則是能提供給他們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的機會。

于是,女兒們開始認真練習摔跤,大女兒在人們的嘲諷中第一次打敗男性對手,她的故事成為當地的傳說,直到她成為全國冠軍。這時關于她的故事已經眾人皆知,就連小時候買過雞肉的商鋪也門庭若市,只因她吃過他家的雞肉。

每個人都有青春叛逆期,電影里也一樣,大女兒在國家體育學院接觸到新的東西后覺得父親教的摔跤的方法過時了,覺得教練教的才是正確的,在輸掉很多場國際比賽后終于迷途知返,和父親和解,最后在父親的指導下重新開始練習摔跤,終于站上了最高領獎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印度對女性的看法,成為印度首個獲得英聯邦運動會女子摔跤的冠軍,名垂青史。(這里相當催淚)

影片中的爸爸做了一個在那種環境下能給女兒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給了她們唯一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選擇和被選擇

在【親愛的安德烈中】龍應臺告訴他的孩子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突然想起父親也曾對我說過同樣的話,讓我認真讀書,學習,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工作,能養活自己,這樣就不必去依靠某個人,可以自由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被別人挑來挑去。

是啊!我們努力讀書,工作,掙錢,不就是為了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嗎?

最早結婚的同學你還好嗎?

電影結束后,突然想起印象里最早結婚生子的同學,當大多數同學還在鎮里上學時,我初中就去城里上學,后來又去了成都,真正在農村生活的時間只有小學,所以我的小學同學不多,大多數還能記住。

一次假期,從老家乘車去遂寧下午還要趕去成都,路上偶然碰到我的一位小學同學。看到她時我驚呆了,此刻的她褪去少女的青澀,挺著大肚子,我輕輕的問了句:“你是xx嗎?”時間太久,怕認錯人,她說是,我說我是陳佳玲,還記得嗎?她想了一下說還記得,問我現在在干嘛?我說:“我還在讀書,你都要生孩子了?” 她很無奈的給了我一個微笑,車上還有其他乘客,我們就簡單的寒暄了幾句,看到她當時的狀態,我真的很驚訝,時至今日,我依然清晰的記得當時我們偶遇的場景,她穿的衣服,講話的樣子,以及她的名字,而上面的對話也清晰的存在我的腦海里。

腦海里,我們一起在學校操場奔跑,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去食堂搶飯的畫面還清晰的存在。

那次的相遇讓我很驚訝,十七八歲的年紀,結婚生子是多么遙遠的事啊!而她已將成為母親,即將擔負起照顧家庭的重任,那時的她都還是孩子,又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后來將和同學偶遇的事告訴了我父親,他很平靜的告訴我,這種事在我們老家那種地方很正常,讀書成績不好就早早的結婚嫁人,從此過上洗衣做飯帶孩子和上一輩一樣的生活,如果你不努力讀書的話,也會和她一樣。

這件事,給了當時的我一記響亮的耳光,也是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好幸運,當時的我們不過十七十八歲,正值花一般的年紀,生活還有那么多未知,還有那么多事未嘗試,有人卻早早的卷入家庭的瑣事中,也是那一刻,我更加堅定,我這一輩子一定要按我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任何人都不能主宰我的命運,我不要早早的卷入家庭的瑣事中,不要日復一日的瑣事中耗盡我的生命,我不要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做個獨立優雅的姑娘

在我們那個十八線開外的小城市有太多人說,女孩子讀那么多書,那么拼,那么累,最后還是會嫁做人婦,從此為一日三餐忙碌,還告訴我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女孩子一定要學會洗衣做飯。

我從來不會去爭辯,書里告訴過我不要和三觀不一樣的人爭辯?那是在浪費時間!

我想說我可以去學做飯,可以去洗手煲湯,但我在做這件事的起因是我喜歡,而不是為了某個人去做,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我自己愿意,而不是為了討好周圍的人。

我的【摔跤吧 爸爸】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爸就告訴我,以后長大了要讀衛校,以后當護士,我的第一反應是反抗,我才不要當護士,醫院那么臭,打針那么嚇人。

中學轉到城里上學后,爸媽都在外地工作,管不了我,那時的我開始了野孩子的路數。上課就睡覺,放學就去網吧打游戲,還瘋狂的追星,導致成績一塌糊涂。腦子里想的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偶像什么時候出歌,我要去買海報,貼紙、甚至在想我的QQ寵物是不是餓了?QQ農場的菜有沒有被別人偷,半小時的時間也要去網吧給QQ寵物喂食,去農場收菜。

中學快畢業時有很多職業學校來我們學校招生,一個個說的比唱的好聽,我把那些招生老師的話告訴了我爸。結果,天吶!一頓臭罵,所以還沒畢業就被叫到成都省衛校去報了名。報名的時候已經很平靜的接受那個事實,看到學校后被學校的外表吸引,覺得學校好漂亮,好開心。

在衛校報了名回學校后就更加隨心所欲了,心情好就聽課,不好就睡覺。其實當時也明白,我不笨,成績不好完全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聽課而已。

終于挨近畢業,舍不得是肯定有的,但同時也好期待即將去成都學習的日子。

可能是那時候把壞學生該做的事都做了,畢業后,再也沒有打過一次游戲,再也沒有瘋狂的追星,到現在也對任何游戲提不起興趣,現在依然有喜歡的明星,不過是理智的喜歡了!

去成都后人生地不熟,好朋友也不在身邊,只有學習了,腦子里想的全是學習,終于從學渣逆襲成學霸,衛校的生活算是為我的最后的學生時代畫上完美的句號,也終于有了一段可以讓我嘴角上揚的學生時代。

雖然我現在已經轉行,離開了護士,但我特別感謝是父親當初沒有放棄我,堅持讓我去學護理,永遠都記得在我去衛校的最后一個暑假,他不止一次的告訴我,全家人都反對你去讀衛校,都說讓你去外面打工,只有你奶奶支持你,說女孩子以后當護士好,所以你必須認真學習,不能讓以前那樣放肆,這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當然我也像影片里那樣,沒有讓我父親失望。

我也好慶幸我也有一個為了自己女兒將來的生活不顧所有人眼光的父親,沒有讓我早早的卷入家庭,讓我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走到哪都可以找到工作,讓我自己的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今,大部分的同學早已結婚生子,被家庭禁錮,而我還可以很任性跑到上海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哪怕這個過程很苦很累,可至少現在我在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我常想,如果我當初沒有去讀衛校,留在老家,我會不會在菜市場里為了半斤八兩爭得面紅耳赤?會不會天天的生活圍繞著柴米油鹽?會不會早早的淪為怨婦?

也常想,如果我初中沒有那么貪玩,好好讀書,上高中上大學,現在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一點?不用會因為學歷而被別人挑三揀四。

這些問題也只能偶爾幻想一下,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讓那些人知道,沒上大學的人也可以做很多事,不比上過大學的人差,學歷不是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engding

我相信在我們身邊類似電影里的原型故事肯定很多,所有的父母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會傾其所有給自己的孩子,只為他們能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希望能早點擺脫父母,希望能早日獨立,可只有當自己真正獨立的那一刻,才知道家是多么的溫暖,也才明白昔日父母的教誨已在無形中影響了我們,不管我們當初有多討厭他們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標簽,也無法改變他們存在的事實。

而父親這個身份,注定要比母親承載的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 佳玲 Snow.J



讓我們都對父親說聲“感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